雪尽青山昏,师旋赤眉至。
皇天监有光,边帅却非义。
六月张貔貅,万弓发羊豕。
海岳皆效灵,苗民悉循纪。
卷舒如祥云,进止若时雨。
薄暮天为阴,衔枚肃我旅。
一火空巢窝,群凶相籍死。
《采芑》歌言旋,记此非黩武。
雪尽青山昏,师旋赤眉至。
皇天监有光,边帅却非义。
六月张貔貅,万弓发羊豕。
海岳皆效灵,苗民悉循纪。
卷舒如祥云,进止若时雨。
薄暮天为阴,衔枚肃我旅。
一火空巢窝,群凶相籍死。
《采芑》歌言旋,记此非黩武。
诗人以雪后青山昏暗开篇,展现了一种恢宏的景象。"师旋赤眉至"一句,则点明了主角的到来,"赤眉"在古代常用以形容将领英勇或是特定部队的标志,如汉末的赤眉军,此处似用以形容师长的威武。
接着诗人写及"皇天监有光",表达了一种对正义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紧接着"边帅却非义"则透露出一种对于战争、边疆冲突的无奈与批判。
在"六月张貔貅,万弓发羊豕"中,貔貅为传说中的神兽,以威猛著称,而万弓发羊豕,则显示出战争的准备和紧张气氛。这些描写都在强调一种紧迫的战时状态。
"海岳皆效灵,苗民悉循纪"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与民族风俗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期待和顺应天命的思想。
随后的"卷舒如祥云,进止若时雨"则是对军队行动的生动写照,既有力量之美,又显得恰到好处,如同自然界中的祥瑞与及时降临的甘霖。
至于"薄暮天为阴,衔枚肃我旅",诗人以暗淡的晚霞和兵马的整肃来营造一种即将出征前的紧张氛围。
一火空巢窝,群凶相籍死"此处则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阴影,而这种描写又在强调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
最后以《采芑》歌言旋,记此非黩武"作为结束,表明了诗人对过往战斗的回忆,并非贬低英雄的勇猛,只是希望能够有更好的解决冲突的方式,而不是单纯依赖武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战争场面的交织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对于和平理念的向往。
大鹏抟九万,尺鴳翔榆枋。
远近各有适,逍遥固其常。
伊人励高躅,卜筑邻山岗。
四壁罗琬琰,五车插琳琅。
冥搜极浩渺,幽探穷微芒。
栖心丈室间,寄情八表傍。
丹霞入我牖,白云为我裳。
驭风学郑圃,弃瓢怀颍阳。
岂同渭川钓,耻为吴市藏。
一区足吟啸,万卷聊徜徉。
乐哉帷中子,岁年良可忘。
练时日,候阴阳。郊圆丘,祀明堂。焄哉蒿,荐上帝。
灵来思,思弗替。灵之驾,六飞龙。天门开,詄九重。
灵之旟,翼神鱼。乘罡风,载行厨。灵之裳,曳三光。
烂虹霓,象玄黄。灵之佩,建苍玉。锵太虚,答穷谷。
灵之下,赴阊阖。洋洋如,走六合。灵之歆,稷用登。
告特牲,报维馨。灵之留,驻苍虬。纷万舞,结绸缪。
灵之往,遗肸蚃。俨若思,企馀想。奏咸池,舞韶箾。
缤纷哉,灵之乐。臣八荒,驭九夷。岁千亿,灵之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