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顿修省觐苕上痛堪家难事后返栖贤久未入岭诗以速之》
《顿修省觐苕上痛堪家难事后返栖贤久未入岭诗以速之》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伤心看已过,几作覆巢馀。

大难频忧汝,生还但寄书。

山深风木苦,师远道颜疏。

应早趋瓢笠,繁心一解予。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顿修省觐苕上痛堪家难事后返栖贤久未入岭诗以速之》。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困境的忧虑与对亲人的思念。

首句“伤心看已过”,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接着,“几作覆巢馀”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家庭遭受重创后的惨状,暗示了家族的不幸遭遇。

“大难频忧汝,生还但寄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关怀与担忧。在大难面前,他只能通过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与关切,体现了亲情的坚韧与力量。

“山深风木苦,师远道颜疏。”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以景衬情。山深风急,树木摇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远方的师友,虽然音讯稀疏,却依然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最后,“应早趋瓢笠,繁心一解予。”诗人希望亲人能够早日摆脱困境,回归平静的生活。这里的“瓢笠”可能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平安归来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厚意以及在逆境中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高阳台.有赠

万里相思,三年魂梦,重逢万虑都消。

人面依然,添他两颊红潮。

绿阴未误湖州约,话怜才、早识文箫。问云翘。

玉杵寻来,不是蓝桥。

而今翻道当时错,尽凄迷心绪,直恁无聊。

两字毋忘,凭教写上冰绡。

忍寒半臂何曾著,怅人间、那有良宵。望迢迢。

恨海愁天,何处魂销。

(0)

菩萨蛮.独游莎露园

绿窗晴日浑愁度。啼莺劝我寻春去。閒过杏花时。

春浓客不知。明湖垂翠柳。绝忆蛮腰否。

飞过两鸳鸯。如何不断肠。

(0)

台湾竹枝词·其十二

大东门接小东过,衾艳衣香羡此多。

闻说花田重徵税,花排花串价增高。

(0)

望江南.澄宇以青龙潭漘所得石制一砚,曰桃华砚,书至,制小词二首覆之·其二

桃华砚,黛色杂琼英。

腕底烟云惊纸贵,夜窗风雨作龙吟。掷地有金声。

(0)

琴调相思引.与畹姊话旧

草草风光去不还。乱愁多似画中山。

故乡猿鹤,聊共梦盘桓。

都道前身是明月,却宜此日纫秋兰。

韶华无奈,谁驻旧时颜。

(0)

玉楼春.题澄宇云赏楼诗

劝君莫作惊人句。寥落雅音情更苦。

廿年铅椠独殷勤,一片高怀谁共语。

泠泠天末来风雨。时作龙吟兼凤翥。

文章得失寸心知,千古名山无觅处。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