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北瞻此何世,漫嗟寥落依松桂。
英雄有待岂徒老,泽龙神变随巨细。
黄金买丝秣陵市,好绣平原赵公子。
想像当年下士心,烟薰古色宛相似。
万丝无迹天巧成,吴姬亦知豪侠名。
身后宁复谈纵横,野云聚散犹秦兵。
异代重之独长吉,下帘焚香共一室。
登台北瞻此何世,漫嗟寥落依松桂。
英雄有待岂徒老,泽龙神变随巨细。
黄金买丝秣陵市,好绣平原赵公子。
想像当年下士心,烟薰古色宛相似。
万丝无迹天巧成,吴姬亦知豪侠名。
身后宁复谈纵横,野云聚散犹秦兵。
异代重之独长吉,下帘焚香共一室。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名为《赋得买丝绣作平原君寄山中故友》。诗中描绘了对古代英雄平原君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登台北瞻此何世”,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北面,心中疑惑这究竟是哪个时代。接着“漫嗟寥落依松桂”,感叹眼前景象的萧瑟,只有松树和桂树相伴左右。这一句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
“英雄有待岂徒老,泽龙神变随巨细”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期待与敬佩,认为英雄并非仅仅随着岁月老去,而是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大是小。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英雄比作能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泽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英雄的特质。
“黄金买丝秣陵市,好绣平原赵公子”描述了为英雄平原君购买丝线,在秣陵市精心绣制画像的情景。这里的平原君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他以礼贤下士著称,诗人借此表达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想像当年下士心,烟薰古色宛相似”则通过想象当年平原君接待宾客、礼遇贤士的心境,以及这种心境在诗中所呈现的古朴、深沉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对那段历史的向往与共鸣。
“万丝无迹天巧成,吴姬亦知豪侠名”两句,赞美了技艺的高超,即使是在无数丝线交织中也难以察觉人工痕迹,仿佛是天工巧夺。同时,也提到了吴地女子对豪侠之名的知晓,进一步强调了技艺与名声的广泛流传。
最后,“身后宁复谈纵横,野云聚散犹秦兵”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结局与自然界的景象相联系,暗示了英雄虽逝,但其精神与事迹如同秦兵般,依然在世间留下痕迹,影响着后人。
“异代重之独长吉,下帘焚香共一室”则是诗人自述,表示自己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对这位英雄有着深深的敬仰之情。他愿意独自一人在室内,放下窗帘,焚香静思,以表达对平原君的怀念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与对英雄主义的崇敬。
叹我余生,也过了、几回浩劫。
三十载、名场潦倒,风尘碌历。
曲好都归天上有,月圆不补人间缺。
莽乾坤、何处遇知声,瑶琴击。苔径冷,无宾客。
桐院静,翻书帙。算年来只与,蠹鱼分食。
憔悴霜添潘岳鬓,飘零花谢江淹笔。
读君词、勾起旧牢骚,填新阕。
韩陵片石,去名贤未远。且做人閒鼎彝看。
忒煞坚、耐他磨了还磨,谁比似、只玉带遥遥作伴。
留传都有意,付与云礽,慷慨乘城伴危难。
拂拭莫开帘,咫尺图中,海波沸、日光幽黯。
属木石、吴儿莫轻题,怕青针穿时,素笺难浣。
暝烟摇梦孤城闭。依依旧游如此。
废驿霾云,荒堤咽雨,谁遣飘零身世。前尘易逝。
便坠絮为萍,更无秋蒂。
侧侧微波,再来总是断肠地。颓垣尚衔莫紫。
暗风吹戍角,犹绾羁思。
系马轻阴,调莺旧曲,不分而今憔悴。危阑更倚。
也应念攀条,酒边书记。一抹残阳,乱鸦啼倦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