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夔门丁帅赴召·其二》
《送夔门丁帅赴召·其二》全文
宋 / 崔与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议论方前席,功名早上坡。

去帆瓜蔓水,遗爱竹枝歌。

同志晨星少,孤愁暮雨多。

倚风穷望眼,碧色渺平莎。

(0)
翻译
正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殿堂上,早早就追求功名的人不少。
船只离开,只留下水面的波纹和岸边的竹枝歌声作伴。
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晨星稀疏,孤独的忧虑在傍晚的雨中更显频繁。
我独自依靠风,极目远望,只见一片绿色的草地延伸到远方。
注释
议论:指政治或学术讨论。
方前席:殿堂之上。
早:早早地。
上坡:追求。
去帆:驶离的船只。
瓜蔓水:形容水面如瓜蔓般平静。
遗爱:遗留的爱意或怀念。
竹枝歌:以竹枝为题的歌曲,可能象征当地的文化。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晨星:比喻稀少而珍贵的人。
孤愁:孤独的忧虑。
暮雨:傍晚的雨。
倚风:依靠微风。
穷望:极目远望。
碧色:绿色。
平莎:平坦的草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的《送夔门丁帅赴召(其二)》。诗中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丁帅即将离任赴召的感慨。"议论方前席"一句,暗示丁帅才思敏捷,深受众人敬仰;"功名早上坡"则赞美他仕途顺利,成就显著。

"去帆瓜蔓水"以瓜蔓水比喻丁帅离去的航程,寓含依依惜别的深情;"遗爱竹枝歌"则借竹枝词流传民间,寄托丁帅在当地留下的美好名声和百姓的怀念。"同志晨星少"感叹知音难觅,体现出丁帅离任后将面临的孤独;"孤愁暮雨多"则以傍晚的雨声象征愁绪,加重了离别的凄凉。

最后两句"倚风穷望眼,碧色渺平莎"描绘了诗人独自凭栏远眺,只见一片绿色的莎草在风中摇曳,画面寂寥而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丁帅的深深祝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哀而不伤之美。

作者介绍
崔与之

崔与之
朝代:宋   字:正子   号:菊坡   籍贯:故《宋史》载其广州   生辰:1158~1239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猜你喜欢

舟中晓望

吴江欲尽越山来,东日融融霁景开。

桑柘稻粱连沃壤,人烟村落在无怀。

(0)

夜牧

凉气萧萧露满衣,碧天如洗月如规。

浩歌一曲孤村寂,绿树阴中牧犊归。

(0)

古木寒鸦为锡山王敏行

空山古木烟雾迷,高枝直与浮云齐。

垂萝落落绾晴黛,寒竹萧萧含晚凄。

好鸟飞来喜相托,争向夕阳深处栖。

风霜不厌老幽谷,羽翼自可凌秋蜺。

空怜返哺起深思,正尔月明闻夜啼。

(0)

登岳阳楼作·其一

城上翚飞百尺楼,凭高一眺散离忧。

九江淼淼天边逝,万象森森镜里浮。

晴霭晓迷蛟女室,凉飙昼送估人舟。

文章谁似高平老,烨烨虹光映斗牛。

(0)

题韩蕲王湖上骑驴图

锦裘绣帽韩将军,江上淮东屡策勋。

朝端苍桧何蓊菀,干霄蔽日长氤氲。

高皇未有宣光德,指仇为亲忠为逆。

鸟未尽兮弓已藏,岳家父子死谗慝。

将军连诉解兵权,萧然物外如神仙。

清凉居士聊自命,蹇驴时跨西湖边。

古槐疏冷秋阴薄,门巷萧条可罗雀。

相随惟有旧奚僮,偏禆尽入循王幕。

路傍下种故侯瓜,湖堤携酒看梅花。

酒酣时过岳侯墓,潸然长泪落烟霞。

敌人忽动南侵志,举朝争献檀公计。

黄金不铸韩蕲王,烈士忠臣谩歔欷。

(0)

步虚词·其七

三坛中夜讲真经,大集群仙列下庭。

唯有老君修别殿,手书云篆送玄冥。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