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古木烟雾迷,高枝直与浮云齐。
垂萝落落绾晴黛,寒竹萧萧含晚凄。
好鸟飞来喜相托,争向夕阳深处栖。
风霜不厌老幽谷,羽翼自可凌秋蜺。
空怜返哺起深思,正尔月明闻夜啼。
空山古木烟雾迷,高枝直与浮云齐。
垂萝落落绾晴黛,寒竹萧萧含晚凄。
好鸟飞来喜相托,争向夕阳深处栖。
风霜不厌老幽谷,羽翼自可凌秋蜺。
空怜返哺起深思,正尔月明闻夜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林景象。首句“空山古木烟雾迷”,以“空山”点出环境的寂静与辽阔,“古木烟雾迷”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高枝直与浮云齐”一句,通过对比高树与浮云的高度,展现了树木的挺拔与壮观。
“垂萝落落绾晴黛,寒竹萧萧含晚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细节。垂挂的藤萝在阳光下呈现出深邃的绿色,寒竹在傍晚的微风中发出低沉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好鸟飞来喜相托,争向夕阳深处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群小鸟在夕阳的余晖中寻找栖息之所,它们相互依偎,享受着温馨与安宁。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霜不厌老幽谷,羽翼自可凌秋蜺”两句,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是在严酷的风霜之中,老树依然屹立不倒,鸟儿的羽翼也能穿越秋天的云霓,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空怜返哺起深思,正尔月明闻夜啼”两句,通过想象小鸟在夜晚的啼鸣引发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月光下的啼鸣,既是自然界的美妙乐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哲理的深刻思考。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
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
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
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直须抖擞尘埃。
人怪我柴门今始开。
向松间乍可,从他喝道,庭中且莫,踏破苍苔。
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待唤青刍白饭来。
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
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
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
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
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
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宫威仪重昭洗。
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
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
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
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狄明府》【唐·杜甫】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宫威仪重昭洗。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https://shici.929r.com/shici/zpP4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