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
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
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
不羡鸳鸯侣,钟听景阳楼。问向来。麟阁上,凤池头。
有谁能继,向来解印似苏州。
自是英姿绝俗,非我与时违异,何用衣羊裘。
况得长生趣,千岁肯怀忧。
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
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
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
不羡鸳鸯侣,钟听景阳楼。问向来。麟阁上,凤池头。
有谁能继,向来解印似苏州。
自是英姿绝俗,非我与时违异,何用衣羊裘。
况得长生趣,千岁肯怀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无咎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二)再用前韵为生日词》。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逸情怀和哲学思考的诗篇。
“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开篇即描绘出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象,芗林与花蕊并未因秋天而显得萧瑟,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情怀。
“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诗人继续描写山林之美,云雾缭绕的树木常伴着繁茂的叶子和流动的绿意,这些景象构成了一种永恒且美好的画面。
“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诗人提及自己的身世,曾经在朝廷担任要职,但早早辞去了荣华富贵,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与自然为伍,这里的“赤松”常象征长寿和坚贞。
“不羡鸳鸯侣,钟听景阳楼。”诗人表达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然,不羡慕那些在仕途上互相攀缘之辈,而是愿意独自享受那份宁静,如同聆听钟声于景阳楼中。
“问向来。麟阁上,凤池头。”诗人询问过往的风流人物,又似在探讨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转折。
“有谁能继,向来解印似苏州。”这里或许是在寻找能够理解自己心迹的人,或是对未来隐逸生活的一种期待。
“自是英姿绝俗,非我与时违异,何用衣羊裘。”诗人自信自己的选择超然于世俗之上,与时代的潮流并不相符,因此对于那些外在的装饰和荣耀已经无动于衷。
“况得长生趣,千岁肯怀忧。”最终,诗人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即便是活上千年,也不愿意承担世间的忧虑。这里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哲学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清新脱俗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