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点点自清真,雪虐风饕苦且辛。
白玉堂开虽是贵,古铜瓶浸亦非贫。
爱渠夜写灯前影,类我时挥笔底春。
雅趣有谁能领会,华光已后更无人。
梅花点点自清真,雪虐风饕苦且辛。
白玉堂开虽是贵,古铜瓶浸亦非贫。
爱渠夜写灯前影,类我时挥笔底春。
雅趣有谁能领会,华光已后更无人。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铜瓶簪梅》,创作于宋末元初。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绝句,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独立自赏的情怀。
"梅花点点自清真,雪虐风饕苦且辛。"
这两句从自然景物着笔,梅花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高与纯洁,显示出诗人对梅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映射。
"白玉堂开虽是贵,古铜瓶浸亦非贫。"
这里通过对比,用白玉堂与古铜瓶来形容不同层次的美好,既表明了诗人的审美观点,也强调了梅花不分贵贱,一切都能显得自然而美丽。
"爱渠夜写灯前影,类我时挥笔底春。"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和艺术创作,诗人在夜晚的灯光下书写,仿佛与梅花遥相呼应,共同体现出一种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情怀。
"雅趣有谁能领会,华光已后更无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独立于世的态度,诗人感慨于自己的雅致情趣难以为他人所理解,更感到在未来可能不会有人能够领略到这份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清高脱俗的情怀和审美取向,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朝发桑乾河,暮宿楼桑村。
王气久消落,灵迹秘陈根。
物色递迁化,日月屡崩奔。
奈何此征夫,跋涉无朝昏。
驱车冒榛径,忍饥过市门。
馀雪照墟里,颓阳蔼荒村。
陇坟郁相望,贤达无一存。
顾彼翳桑人,太息涕潺湲。
客行无昏晓,乘月理归轩。
仰视明河低,毕昴正阑干。
繁霜生肌骨,齿战不能言。
空野无人声,鸡犬互悲喧。
羸马为哀鸣,仆夫自辛酸。
行行日巳老,帝乡日已窅。
朔风裂缁衣,客归苦不早。
燕雀怀故栖,游鱼思在藻。
日月逝不处,谁能长美好。
眷我平生亲,言旋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