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汪制议梅岩韵》
《次汪制议梅岩韵》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梅倚幽岩顶,花开碧藓枝。

了无脂粉态,惟有雪霜姿。

一点香清远,千年树倔奇。

和羹风味在,那许浪题诗。

(0)
注释
梅:梅花。
倚:依附。
幽岩:幽静的山岩。
顶:之巅。
碧藓:青苔。
了无:完全没有。
脂粉态:脂粉般的娇艳。
惟有:只有。
雪霜姿:雪霜般的姿态。
一点香:淡雅的香气。
清远:悠长。
千年树:千年古树。
倔奇:独特且顽强。
和羹风味:如美味的汤羹风味。
在:存在。
那许:怎会允许。
浪题诗:随意吟咏成诗。
翻译
梅花依附在幽静的山岩之巅,花朵盛开在青苔覆盖的树枝上。
它没有脂粉般的娇艳,只有雪霜般的清冷姿态。
它的香气淡雅悠长,千年古树的姿态独特而顽强。
它的味道如同美味的汤羹,怎容随意吟咏成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梅花图景,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和高洁的情操。

"梅倚幽岩顶,花开碧藓枝。" 这两句设定了画面:梅花生长在隐秘的岩石之上,它们的花朵开放于青翠的枝条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了无脂粉态,惟有雪霜姿。" 这两句强调梅花与其他花卉不同,它没有浓重的香气和柔美的形态,只有那如同雪霜般清冽、坚定的风姿。这是对梅花特有的审美观。

"一点香清远,千年树倔奇。" 这里,诗人透露了梅花虽不张扬却拥有独特的清香,这种清香超越时空,不仅在当下可闻,更能穿越千年,成为一景之奇。这两句加深了对梅花之美的理解。

"和羹风味在,那许浪题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感到心中的某种滋味,这份滋味如同梅花般清新脱俗,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要写下这份感觉。这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的冲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摹,表现了诗人对于高洁、清丽之美的追求,以及在自然界中发现并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态度。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冬日过同年赵司理话旧遂成四绝·其二

论交夙昔尽豪游,半立螭头侍冕旒。

一自风流波荡后,谁能白发老丹丘。

(0)

辛未新春试笔二首·其二

空阶纵步听鸣鸠,谁信山人春思幽。

惟有窗前双蛱蝶,閒随清梦到庄周。

(0)

萧都事席上戏赠歌者二首·其二

清歌宛转玉箫閒,嬴女空传引凤还。

任是萧郎同化去,何如却住在人间。

(0)

去大梁入辉县道中人不知其为故臬吏也漫有短述却寄同游诸君子二首·其一

海上幽居岁几更,山中一出为苍生。

祇今听得孙登啸,肯向时人说姓名。

(0)

山居冬夜辱三广文棹舟来访别承静宇林君以诗见贻因次得贤字韵和答兼用为谢

陶生性本爱林泉,误落尘樊三十年。

晚岁无心成小隐,今朝何意集群贤。

翠屏玉立江如练,锦缆风牵月正弦。

天外忽传歌白雪,岩阿习习起春烟。

(0)

揭阳林明府以开岁九日贻书至书此奉答

夜雨春城倚碧波,岐山西望隔银河。

却怜双鲤乘潮入,恍接飞凫带雪过。

避俗漫从中散放,流风应在浚仪多。

吾宗况复家声旧,勋业那无足雅歌。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