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吉祥寺赏牡丹》
《吉祥寺赏牡丹》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ngshǎngdān
sòng / shì

rénlǎozānhuāxiūhuāyìngxiūshànglǎoréntóu

zuìguīrényìngxiàoshízhūliánbànshànggōu

注释
簪花:在头上插花、戴花。
羞:难为情。
扶:搀扶。
珠帘:珍珠缀成的帘子。
半上钩:帘子全部卷起来。
翻译
人老了,还把鲜花戴在头上,“我”不害羞,倒是花儿应该为自己在我头上而害羞。
赏花醉归引得路人哄笑,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帘卷上,走出门来观看。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老人与花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两句,写出了老人对美好事物依然保持着热爱之心,却不为自己的年迈感到羞愧,而是反过来觉得花朵应该因为盛放在老人的头顶而感到羞愧。这既表达了老人对于美的执著,也透露出一种自嘲与超脱。"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则描绘了一种宴乐且不羁的生活场景,老人在酒力引导下摇摇欲坠地行走,而旁观者不禁会发笑;同时,珍贵如珠帘竟被随意挂起,显示了诗人对物质享受既有追求又不太在意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这种对比与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他对于美好生活的独特领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筹边楼

危楼奇观壮南州,公退携琴日往游。

山势四围排虎距,江流一曲枕鳌头。

云迷十里荒亭暮,风撼双梧老树秋。

回首长安何处是,苍茫极目使人愁。

(0)

紫山寺晚望山门

山门藏绝境,青壁上参天。

石漏窗中月,岩通洞底泉。

幽期恐摇荡,眺望每留连。

远忆瞿硎老,神交碧落边。

(0)

题李伯时三马图卷

古人画马形与骨,今人画马色与肉。

唐有韩干笔意高,宋有龙眠可相续。

今朝偶见三马图,眼如悬铃漆团曲。

短鬃两耳双竹批,风入四蹄如铁蹴。

宋伯老苏亦闲雅,赞以诗文过金玉。

呜呼安得九方皋,见此应须少回瞩。

(0)

送象先镜上人归南昌

赤霄有紫凤,文彩光陆离。

不肯阿阁巢,宁受樊笼羁。

垂垂翠筠实,翳翳梧桐枝。

岂无食息好,遑遑欲何之。

神飙激长翮,群翼何由追。

还作朝阳鸣,慰此长年思。

(0)

待马易之不至

幽人期不至,独依庭树行。

不觉出门去,满湖春水生。

微雨立桥上,遣人骑马迎。

应想来渐近,隔街闻语声。

(0)

题王叔明听雨楼图

层檐集夙溜,深砌走鸣瀑。

馀声殷天籁,清气入林屋。

风波任喧汹,燕坐瞑双目。

寘身得萧爽,洗耳绝尘俗。

香穗郁水沈,帘花映湘竹。

篝灯动春酌,剪韭留夜宿。

与客对床眠,清谈未云足。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