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暗才分竹,烟低正满檐。
雨斜侵药裹,风过乱书签。
篆灭香犹在,尘昏砚未添。
静中时有兴,著论不为潜。
影暗才分竹,烟低正满檐。
雨斜侵药裹,风过乱书签。
篆灭香犹在,尘昏砚未添。
静中时有兴,著论不为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静谧场景,诗人从室内向外观察,捕捉自然之美。"影暗才分竹"表明天色尚早,树影刚开始在墙上显现;"烟低正满檐"则写出屋檐下的轻雾缭绕,营造出一派静谧氛围。
接下来的"雨斜侵药裹"和"风过乱书签"显示了室内外的细微变化,雨水透过窗棂浸湿了药物的包装,而微风则轻轻吹动了案头的书签。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迁的观察和感受。
"篆灭香犹在,尘昏砚未添"两句,则是对室内物象的刻画。篆,即印章,可能指的是案头的文房四宝之一——印泥已经干涸,但余香尚存;而砚则是一种用于研磨墨汁的工具,此处暗示诗人久未动笔,尘埃覆盖。
最后两句"静中时有兴,著论不为潜"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宁静的早晨,他偶尔会涌现出创作的灵感,但他并不急于将这些灵感付诸文字,因为真正的思想和情感需要时间来沉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室内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晨光中所体验到的平和与创作的机缘。
晓妆乍了,又翩翩何许、飞来临镜。
欲寄相思无一字,拈起芳心重省。
鬓亸云低,眉颦山远,去翼宜相映。
娇波频送,恍如秋水涵影。
几度揉损啼红,恨卿卿不到,吴江枫冷。
一点风流应解妒,翡翠双钿相并。
忘入香奁,时偎绣枕,看足宫花暝。
多情剪就,忍教分做孤另。
雪迷幽径月迷津。水南村。竹间门。
惟有天寒,翠袖伴朝昏。
玄圃移根来万里,空怨杀,楚江云。
玉堂深处护仙真。怕京尘。染芳魂。
一种清香,占断百花春。
只恐东君偏爱惜,桃与李,却生嗔。
晓溪烟曳缕。乍润入芳草,东风吹雨。桃花破冰渚。
看葡萄东涨,孤舟掀舞。沿吴溯楚。
记孤烟、相对夜语。
到而今醉里,听打小窗,梦随双橹。
羁旅馀生飘荡,地角天涯,故人何许。离肠最苦。
思君意,渺南浦。
会收身却向,小山丛桂,重寻林下旧侣。
把千岩万壑云霞,暮年占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