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芳准拟临风折,佳句安排对酒论。
知想钱塘林处士,暗香浮动月黄昏。
寒芳准拟临风折,佳句安排对酒论。
知想钱塘林处士,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在雪后的西园中,晏相公栽种梅花的情景,以及诗人对于梅花之美的感慨与想象。首句“寒芳准拟临风折”,以“寒芳”点明梅花的季节特征和环境背景,同时暗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韧品格。接着,“准拟临风折”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之情,希望在寒风中折取一枝,以供把玩。
第二句“佳句安排对酒论”,承上启下,既是对前句情感的深化,也是对后续想象的铺垫。诗人设想在饮酒之际,与友人共同探讨梅花之美,佳句频出,意趣盎然。这里不仅体现了梅花的美学价值,也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交流思想、品味生活的高雅情趣。
第三句“知想钱塘林处士”,通过引用钱塘(杭州)的林处士,进一步丰富了梅花的形象。林处士是宋代著名的隐士,以爱梅著称,此处借指梅花的高洁品质与隐逸之士的精神相契合,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与向往。
最后一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以“暗香”形容梅花的香气,虽未直接提及花香,却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幽远的意境。在月色的映照下,梅花的香气似乎更加浓郁,飘散在空气中,给人以无限遐想。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的自然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崇尚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