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丹阳郡,兴亡几战争。
山横季札墓,江转吕蒙城。
坏垒烽埃赤,荒墟燐血明。
卖刀仍买犊,何日事春耕。
览古丹阳郡,兴亡几战争。
山横季札墓,江转吕蒙城。
坏垒烽埃赤,荒墟燐血明。
卖刀仍买犊,何日事春耕。
这首明代诗人袁华的《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其一)》描绘了丹阳郡的历史沧桑和战乱痕迹。首句"览古丹阳郡"开门见山,引出对历史的回顾。接下来的"兴亡几战争"概括了丹阳地区经历的多次兴衰更迭,战争频繁。
"山横季札墓,江转吕蒙城"两句具体描绘了历史人物与地名,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公子,以贤德闻名,而吕蒙则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这里借以象征历史的沉淀和英雄遗迹。"坏垒烽埃赤,荒墟磷火明"通过描绘废弃的战垒和闪烁的磷火,形象展示了战争后的荒凉与凄凉,烽烟四起的战火痕迹犹在。
最后两句"卖刀仍买犊,何日事春耕"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人们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开始售卖兵器购买耕牛,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重新从事春耕生产,回归宁静的农耕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民生疾苦的感慨。
凤德今衰矣。叹无端、由天堕落,由人磨洗。
末路聊为词客伴,依旧飞腾绮丽。
忍回首、绛云天际。
还仗羽毛能爱惜,尽凋伤、不与凡禽比。
留支眼,替蟾泪。九成台是翱翔地。
问遗踪、溪山罨画,于焉鹪寄。
仙乐迦陵欣合奏,堆絮当年园里。
又流转、几家檀几。
为道石交须郑重,莫涂涂、换得随鸦詈。
会重草,帝鸿记。
番风吹到,便苍松翠竹,都含春色。
月上初三弓势峭,挂向高芬寒壁。
把酒人来,读书客去,此地嗟今昔。
沈酣高唱,唾壶应为君击。
最是异地凄清,怜才山谷,留住勤相惜。
时借琴尊消别思,几度飞觞延客。
幕府清才,风流太守,谁是苏辛敌。
皇都花丽,尾声刚听梅笛。
余荫长留,话门能立雪,赋欲陵云。
最怜绿阴满地,长日辛勤。
薪传此木,好文章、莫笑头巾。
饶几辈、良朋耐久,酒阑来共论文。
记取当年佔毕,算奇材相许,若个如君。
雕零后堂女乐,回首频频。
康成慧业,堕天花、万卷缤纷。
谁写出、髫年旧事,一灯有味黄昏。
宛转临风,盘旋罥絮,帘前栩栩轻飘。
漫闪金霞,来从云路迢迢。
太常竟作刘伶醉,恋沈酣、不返层霄。过三宵。
留影翩然,酒醒香消。
平生性质孤高极,敬忠魂绕阙,器重皇朝。
百世流芳,传来赫赫名标。
一堂锦绣春如海,看欹斜、含露逍遥。集琼瑶。
聚庆高门,代代金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