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遣清风扫乱云,先将一雨净游尘。
今年大作中秋事,月色何孤我辈人。
照却八方还剩在,看来千古许清新。
不眠不惜明朝补,报答孤光醉是真。
欲遣清风扫乱云,先将一雨净游尘。
今年大作中秋事,月色何孤我辈人。
照却八方还剩在,看来千古许清新。
不眠不惜明朝补,报答孤光醉是真。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前夕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清风扫去阴霾、雨水洗净尘埃的期盼,以及在月亮明净的夜晚与友人共赏明月的情趣。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幽雅,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悦和对传统节日情感的深厚。
开篇“欲遣清风扫乱云,先将一雨净游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中秋前夜的天气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期待,希望它能够清洗一切不洁,以迎接中秋佳节。
接着,“今年大作中秋事,月色何孤我辈人”两句,则转向对中秋之夜的美好进行描绘。诗人感叹月色的孤寂,与“我们这些人”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一种共享自然美景的情怀。
第三部分,“照却八方还剩在,看来千古许清新”两句,通过月光的普照和永恒不变,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这种美景自古以来未曾改变。
最后,“不眠不惜明朝补,报答孤光醉是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彻夜不眠,与月亮相对饮酒,尽情享受这一刻静谧与美好的心情。这里的“报答孤光”,则是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激和回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操。
甚朝来、斜风细雨,观鱼正有佳趣。
绿蓑青笠寻常挂,谁道水乡难寄。堪画处。
最好是、荻花乱点舟三四。鸥飞鹭起。
更落网惊腥,呜榔畏响,潭有老蛟睡。
红尘路,比与烟波名利。寻思总是难事。
华亭唳鹤东门大,何似得鱼情味。君试觑。
绕平湖、水云十里皆生计。红鳞买醉。
世事不相关,柳阴欹枕,湖上晚峰翠。
把江湖清兴,都分付、与乌犍。
向芳草陂塘,驾风移雾,拟泛平川。
肩头吟篷书幔,引疏狂、放浪野云前。
古道撑低落照,寒林载出长烟。西湖画舫剡溪船。
争似此安然。看月上桃林,歌声欸乃,角枻鞭舷。
醉来沧洲入梦枕,蓑衣背上且高眠。
一任松涛卷地,不妨麦浪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