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时漕大卿淮西检法·其二》
《送时漕大卿淮西检法·其二》全文
宋 / 崔与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越山辉映绣衣鲜,屈指重来是几年。

濡辔按行方易地,追锋趣召已朝天。

步趋接武星辰上,献纳依光日月边。

到得中流须砥柱,功名事业要双全。

(0)
注释
越:越过。
山辉映:山岭上的光辉映照。
绣衣鲜:华丽的绣衣。
屈指:扳着手指计算。
重来:再次回来。
是:是。
几年:多年。
濡辔:湿润的马缰。
按行:行走。
易地:变换地方。
追锋:追赶目标。
趣召:被召唤。
已:已经。
朝天:朝向天空,比喻天庭。
步趋接武:步伐跟随。
星辰上:星辰之上。
献纳:进献和贡献。
依光:靠近光芒。
日月边:太阳和月亮旁边。
中流:江河中心。
须:必须。
砥柱:中流砥柱,比喻坚定的支撑力量。
功名事业:功名和事业。
要:需要。
双全:两方面都得到。
翻译
越过山岭,绣衣闪耀着光芒,算算已经过去了多少年。
骑马走过的地方不断变换,追赶目标如同朝见天庭。
步伐紧随星辰,献策犹如靠近日月,
在江河中心,我将成为中流砥柱,追求功名与事业两全其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漕大卿前往淮西检法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勉励。首句"越山辉映绣衣鲜"以鲜艳的官服映照山色,显出大卿出行的威仪。"屈指重来是几年"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再度任职的感慨。

"濡辔按行方易地"描绘了友人骑马出行,更换了新的任职区域,显示出他的勤勉和职责的变迁。"追锋趣召已朝天"则象征着朝廷的重视和友人迅速响应的忠诚。"步趋接武星辰上,献纳依光日月边"运用星辰和日月的意象,赞美友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对国家的贡献。

最后两句"到得中流须砥柱,功名事业要双全"寄寓深意,希望友人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不仅在仕途上建功立业,也兼顾个人的道德修养,实现内外兼修的完美人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激励和祝福之意。

作者介绍
崔与之

崔与之
朝代:宋   字:正子   号:菊坡   籍贯:故《宋史》载其广州   生辰:1158~1239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猜你喜欢

诣斋宫作·其二

龙辂鸾旗出禁中,岧峣碧殿翠云笼。

莫愆式礼纾诚念,诚念仍维帝降衷。

(0)

题洋菊四十四种·其四十二缕金葵

绿叶扶黄花,品格如卫足。

向日心不无,附炎志所恧。

(0)

题洋菊四十四种·其十八卷云绡

讵出鲛人室,应成织女机。

素娥虽耐冷,裁作五铢衣。

(0)

驿章至知京师亦望雨诗以志事

昨对秋霖偶缱情,驿章今递自都城。

一般荞菜原需泽,廿日风云太过晴。

敢以黍禾穫为解,惟兹宵旰虑常萦。

先忧后乐本吾分,终觉乐稀忧每盈。

(0)

秋云

秋云含雨浑不定,数里之间沾否殊。

昨晚婪热思湔洒,飞点未润肤寸乎。

密阴东望浓霮䨴,了知行潦当前涂。

朝来策马不十里,即遇泥泞艰行车。

仆御跋涉多苦状,晚稼益沃欢农夫。

石槽田者不无向隅叹,昨晚喜行路者来试诸。

乃知人情万态,宁可一例俱。

博施济众,尧舜犹病矧,吾焉有两全图。

(0)

消夏八咏·其一披薰

泠泠习习爽而融,尔许微凉殿阁中。

虞帝抚琴早称独,唐臣联句且难同。

阜财解愠志诚有,望若临洋叹莫穷。

身是九重心万户,骚人漫自讽雌雄。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