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敬美需次不调于秋夜倡和有庾公南楼之思走笔为答时予有岭右命》
《敬美需次不调于秋夜倡和有庾公南楼之思走笔为答时予有岭右命》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北游吾弟困长安,南徙而兄老一官。

欺客秋风生裋褐,误人春事在弹冠。

莫誇同调兰金易,纵得时名桂玉难。

俗杀武昌中夜月,庾公那自折腰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敬美需次不调于秋夜倡和有庾公南楼之思走笔为答时予有岭右命》。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仕途不顺的感慨。

首联“北游吾弟困长安,南徙而兄老一官”描绘了兄弟二人各自在不同地方为官,一个在长安受挫,一个在南方年岁渐长,处境各异的情景。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奈。

颔联“欺客秋风生裋褐,误人春事在弹冠”进一步描述了兄弟二人的境遇。秋风欺客,暗示了长安的萧瑟与艰难;春事误人,意味着南方虽有生机,但为官之事却让人烦恼。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了兄弟二人在仕途上的挫折与困扰。

颈联“莫誇同调兰金易,纵得时名桂玉难”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功名的反思。兰金易,比喻友情容易保持;桂玉难,意指功名难求。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追求功名之路的自我反思。

尾联“俗杀武昌中夜月,庾公那自折腰看”以典故结尾,借庾公(即东晋名臣庾亮)的故事,表达了对世俗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武昌中夜月,象征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色;庾公折腰,比喻屈身权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兄弟情谊、个人命运以及对世俗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次韵黄伯思求其祖梦升墓铭跋

妙句高文满锦囊,坐惊蓬瓮忽生光。

君家人物代不乏,文彩风流想未忘。

千载运中逢太史,诸王殿下识黄香。

江西多士传心印,又出宗支一派长。

(0)

春晚同石子文游欧阳参军园问其主人已物故独一老妇开门亭槛幽雅酴醾方盛开因叹二年卜居邻巷相去数十步而未尝一到作诗记之·其一

百花狼藉草如茵,谁与东皇殿后尘。

故放酴醾教独步,更无凡木敢争春。

杖藜亦偶逢幽径,扣户何须问主人。

坐久忽思归路晚,举头香雪落乌巾。

(0)

寄程子山舍人

老泉仙翁骑列星,文采风流属此甥。

凤阁初传舍人样,帝城新有能诗声。

青萍出匣蛟兕吼,赤手捕蛇狐兔惊。

愿扣洪钟识音响,暮年聊欲听铿鍧。

(0)

用前韵酬清首座

寺寄他乡客,家居何处僧。

一盂钟后饭,数盏夜深灯。

出井初无索,斲轮还中绳。

拟心观此境,阶级已成层。

(0)

秋夜

山色酿空碧,砧声鸣翠微。

自怜为逐客,谁为捣寒衣。

居士本无病,参军胡不归。

扁舟在吾手,尔莫用危机。

(0)

题罗氏馀庆堂

苍崖翠壁前人居,犹识当时屋上乌。

应念前人馀泽在,飞阁突出青山隅。

山前老父相叫呼,为起里门高著栌。

葱葱瑞气已充闾,他日要容高盖车。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