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罗氏馀庆堂》
《题罗氏馀庆堂》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古风

苍崖翠壁前人居,犹识当时屋上乌。

应念前人馀泽在,飞阁突出青山隅。

山前老父相叫呼,为起里门高著栌。

葱葱瑞气已充闾,他日要容高盖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通过“苍崖翠壁”、“屋上乌”、“飞阁”、“葱葱瑞气”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诗人王庭圭以细腻的笔触,不仅赞美了自然环境的壮丽,更着重于对“前人余泽”的颂扬,即前人的智慧与美德仍然在后世得以延续和传承。

“犹识当时屋上乌”,点明了历史的痕迹,即使时间流逝,但某些事物或情感依然能够被人们铭记。这句诗暗示了“屋上乌”可能象征着某种传统或文化符号,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应念前人馀泽在,飞阁突出青山隅”,表达了对前人智慧与贡献的敬仰之情。飞阁象征着建筑的雄伟与前人的成就,而它“突出青山隅”则寓意着这些成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永恒的标志。

“山前老父相叫呼,为起里门高著栌”,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老父亲在山前呼唤,为新建的房屋添置柱子。这一细节体现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人们通过共同参与建设活动,维护和传承着家族的传统。

“葱葱瑞气已充闾,他日要容高盖车”,最后两句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繁荣与荣耀。葱葱的瑞气充满门户,预示着吉祥与幸福,同时也暗示着家族的兴旺和未来的辉煌。高盖车在这里象征着显赫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前人智慧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繁荣的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暮秋闻倭寇稍平寄上南都大宗伯孙公兼怀太史文和二首·其一

才罢江南战,凭高动越吟。

涛声翻日暮,兵气结秋阴。

听履青天远,含香紫雾深。

世传修汉史,谁识二班心。

(0)

忆王屋山

昔探王屋胜,犹忆杖藜初。

野老窥丹洞,山灵护宝书。

云生苔壁暗,松响石坛虚。

欲访烟萝子,茫茫失旧庐。

(0)

登太原城楼送李郡丞叔东移任平阳

会晤何迟别太早,白首相违感衰草。

郭南咫尺望飞旌,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

渡汾水,向平阳,一官两佐郡,突见君才长。

兵散潢池尽赤子,能使人家悲又喜。

是非定矣多荐书,萧艾何曾混兰芷。

河东城上垂杨秋,河东城下沧波流。

父老欢迎那更愁,仍是去年李霍州。

从今姑射洞前或有梦,心清得与仙人游。

(0)

望临青故里感怀

故里民居夹轩盖,五十年来几度改。

当时儿曹今老大,垂髫旧识我独在。

人间醉眼莫见真,倏忽春光不相待。

东西两河归一流,岸拥蒹葭秋复秋。

忆昔扬帆坐舒啸,海门北转是燕州。

(0)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十

新城斗绝枕东危,甲士千人足指麾。

壁外波涛空日月,城头忽竖海王旗。

(0)

恨诗二首·其二

误落青乌计,真成黄鸟哀。

隋珠弹燕雀,宝剑失风雷。

文武今宵尽,乾坤此日颓。

吾方从汝去,安事制麻衰。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