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探王屋胜,犹忆杖藜初。
野老窥丹洞,山灵护宝书。
云生苔壁暗,松响石坛虚。
欲访烟萝子,茫茫失旧庐。
昔探王屋胜,犹忆杖藜初。
野老窥丹洞,山灵护宝书。
云生苔壁暗,松响石坛虚。
欲访烟萝子,茫茫失旧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忆王屋山》。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昔日探访王屋山情景的回忆,以及对山中自然景观和神秘氛围的细腻刻画。
首句“昔探王屋胜”,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曾亲临王屋山,领略其胜景。接着“犹忆杖藜初”一句,通过回忆初次登山时手持藜杖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经历的深刻记忆。
“野老窥丹洞,山灵护宝书。”这两句描绘了山中老人窥视着丹霞洞穴,山神守护着珍贵典籍的场景,赋予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之感,同时也暗示了王屋山的神秘与文化价值。
“云生苔壁暗,松响石坛虚。”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云雾缭绕在苔藓覆盖的岩壁间,松林间的风声回荡在空旷的石坛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欲访烟萝子,茫茫失旧庐。”表达了诗人想要再次寻访山中的隐士,却因时间流逝而未能如愿的心情。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屋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以及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
玉殿初晨淑气和,璧池冰解水生波。
龟台圣母增年历,万寿无疆积庆多。
莺谷春风柳上归,禁闱芳树渐依依。
尧年亿万如天远,万国欢心拱太微。
阴阳自协璇玑运,和煦潜随缇管升。
十二紫关鱼籥启,九重晓阙绛烟凝。
芳华稍变青门柳,寒冻微消北陆冰。
宸藻下颁羲日丽,八弦民庶保年登。
勾芒司节令,鹑火中星规。
广陌消尘雾,重城集宴嬉。
仙韶闻玉琯,实焰列琼枝。
万国同嘉会,胥庭即此时。
殿后花枝白间红,楼前当道绿杨风。
横飞彩槛波光外,倒写朱阑水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