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花台逢冯大·其四》
《雨花台逢冯大·其四》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归思方寥寂,忽闻乡国音。

君来征战里,我去草莱深。

云水孤僧意,河山国士心。

楼头笳吹动,又在石城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雨花台逢冯大(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归思之情与偶遇故人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归思方寥寂”,诗人内心正沉浸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感到孤独和寂寞。接着,“忽闻乡国音”一句,转折突兀,诗人突然听到了来自家乡的声音,这份意外的惊喜与激动跃然纸上。

“君来征战里,我去草莱深。”这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不同的生活境遇。友人可能正处在战乱之中,而诗人自己则远离尘嚣,隐居于荒野之中。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生活的不同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动荡时局的感慨。

“云水孤僧意,河山国士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云水间的孤僧,表达了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同时,也将友人的家国情怀比喻为河山,寓意深厚,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最后,“楼头笳吹动,又在石城阴。”这一景象描绘了战争的氛围,笳声悲壮,石城阴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肃穆的气氛。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行山中感吟

空谷寂无声,春风从东来。

伊人在何处,山花空自开。

(0)

普安观

久视普安岩谷峻,同人偏欲一优游。

莲台望处真还隐,磨蚁行来去反留。

太乙阴连杳与似,巨灵擘破浑同俦。

登坛始见回峰影,何用昏曛到上头。

(0)

乞米东邻僧

起来烟火断山厨,乞米东邻亦太迂。

龙树久知离挂碍,鹿门犹恨有妻孥。

古情质直忘宾主,法界虚空灭有无。

一钵斋粮聊给日,慈悲能济范莱芜。

(0)

哭浚儿

眼中无复有我子,号哭三月此心死,天乎哀哉有如此。

(0)

古咄唶歌

卖肉苦天热,卖浆苦天寒。

不值桑阴人,初不值一钱。

晨鸡倘夕鸣,明日充盘餐。

(0)

题南山友云亭

朝游南山南,暮游北山北。

所以两山云,尽与师相识。

师自出山去,云亦出山飞。

两人渺何许,矫首送云归。

云归人未归,小亭无恙否。

向来有奇姿,无庸变苍狗。

云兮淡而贞,载与寻宿盟。

论交须耐久,持赠近无情。

清风动亭侧,明月生空碧。

嘉时为招呼,相与成三益。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