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普安观》
《普安观》全文
清 / 王德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久视普安岩谷峻,同人偏欲一优游。

莲台望处真还隐,磨蚁行来去反留。

太乙阴连杳与似,巨灵擘破浑同俦。

登坛始见回峰影,何用昏曛到上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普安观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久视普安岩谷峻”以“久视”二字开篇,展现了诗人长时间凝视普安观周围山岩峻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接着,“同人偏欲一优游”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同行者一同享受这自然美景的愿望,流露出对友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莲台望处真还隐,磨蚁行来去反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普安观比作莲花台,隐喻其高洁脱俗;同时,通过描写蚂蚁在石面上的活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太乙阴连杳与似,巨灵擘破浑同俦”中,“太乙”常指道教中的神明,这里借指普安观的神秘与庄严;“杳”字则描绘了深邃的夜晚,与“连”字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意境。而“巨灵擘破”则用神话传说中的大力神形象,象征着自然力量的伟大,与“浑同俦”一起,强调了自然景观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共鸣。

最后,“登坛始见回峰影,何用昏曛到上头”两句,通过登山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登上高处,回望山峰,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而“何用昏曛到上头”,则暗示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忧虑与困扰显得微不足道,引导读者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普安观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心灵深处的探索。

作者介绍

王德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水斋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

卷帘飞燕还拂水,开户暗虫犹打窗。

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雨时一双。

(0)

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0)

从军有苦乐行

劳者且莫歌,我欲送君觞。

从军有苦乐,此曲乐未央。

仆居在陇上,陇水断人肠。

东过秦宫路,宫路入咸阳。

时逢汉帝出,谏猎至长杨。

讵驰游侠窟,非结少年场。

一旦承嘉惠,轻身重恩光。

秉笔参帷帟,从军至朔方。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

断绝海云去,出没胡沙长。

参差引雁翼,隐辚腾军装。

剑文夜如水,马汗冻成霜。

侠气五都少,矜功六郡良。

山河起目前,睚眦死路傍。

北逐驱獯虏,西临复旧疆。

昔还赋馀资,今出乃赢粮。

一矢韬夏服,我弓不再张。

寄语丈夫雄,苦乐身自当。

(0)

皋桥

伯鸾憔悴甘飘寓,非向嚣尘隐姓名。

鸿鹄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故桥秋月无家照,古井寒泉见底清。

犹有馀风未磨灭,至今乡里重和鸣。

(0)

送友人

举世谁能与事期,解携多是正欢时。

人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始应无别离。

晚渡待船愁立久,乱山投店独行迟。

我今漂泊还如此,江剑相逢亦未知。

(0)

醉中咏梅花

十月清霜尚未寒,雪英重叠已如抟。

还悲独咏东园里,老作南州刺史看。

北客见皆惊节气,郡僚痴欲望杯盘。

交亲罕至长安远,一醉如泥岂自欢。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