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皋桥》
《皋桥》全文
唐 / 李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伯鸾憔悴甘飘寓,非向嚣尘隐姓名。

鸿鹄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故桥秋月无家照,古井寒泉见底清。

犹有馀风未磨灭,至今乡里重和鸣。

(0)
注释
伯鸾:指东汉隐士梁鸿的字,这里借代有高尚节操的人。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嚣尘:喧闹的尘世,指世俗社会。
隐姓名:不露真名,保持隐居生活。
鸿鹄:天鹅,象征志向远大的人。
素丝琴瑟:比喻纯洁的友谊或和谐的关系。
谐声:配合得当的声音,象征和谐。
故桥:古老的桥梁。
秋月:象征思乡之情。
无家照:照不到故乡,暗示漂泊无依。
古井:古老的水井,常用来象征岁月的沉淀。
寒泉:冰冷的泉水,寓意清冷的生活。
见底清:形容水清澈见底,也暗指心地清明。
馀风:遗留的风范,美德。
磨灭:消失。
和鸣:和谐共鸣,此处指美好的事迹流传。
翻译
伯鸾形容憔悴,甘愿流离失所,不以真名在尘世中隐藏。
如同鸿鹄虽有远大志向,白丝琴瑟也能发出和谐的音色。
古老的桥梁下秋月照不到他的故乡,只有寒冷的井水映出清澈的影像。
他的高尚风范并未消逝,至今仍能在家乡的传说中回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的故桥旁,感受到一股淡淡的乡愁。"伯鸾憔悴甘飘寓"中的"伯鸾"指的是一种高贵的鸟类,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非向嚣尘隐姓名"则表明诗人不愿意在世俗的喧哗中隐藏自己的名字,保持着一份超脱。

"鸿鹄羽毛终有志"中的"鸿鹄"也是高贵鸟类的代名词,表示诗人的志向远大;"素丝琴瑟自谐声"则是说诗人用简单的丝弦(象征古琴)自己弹奏出和谐的旋律,表达内心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故桥秋月无家照,古井寒泉见底清"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景。诗人站在旧时的桥上,看着秋月没有家的感觉,而古老的井水清澈见底,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犹有馀风未磨灭,至今乡里重和鸣"表达了即便是过往的风流(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的功名或者声望)尚未消散,但在现实中诗人依然能听到家乡的鸡鸣声,感受到浓郁的乡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怀念故土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绅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菩萨蛮弈棋私语迷藏·其六

玉兰花发清明近。花间小蝶黏香鬓。邀伴捉迷藏。

露微花气凉。花深防暗逻。潜向花阴躲。

蝉翼惹花枝。背人扶鬓丝。

(0)

忆旧游.题叶润臣侍读名澧客舟听雨图

问秋来何处,向晚阴阴,入夜潇潇。

已苦难消领,况离筵酒醒,独枕心焦。

故人送我千里,情梦碎寒潮。

叹绮阁挑灯,篷窗拥被,各自无聊。兰桡。

系荒渡,念岁岁江湖,蓬泛萍飘。

一掬相思泪,化明珠零乱,洒向蘅皋。

图画未忍重看,尝惯可怜宵。

待共语羁愁,芦华万叠飞雁高。

(0)

望江南·其二

临欲别,何处见回眸。

一丈红墙遮玉砌,十年青鸟断银钩。往事总成愁。

憔悴尽,花满忆春游。

褰幌月华窥拥被,隔帘风影报梳头。终日并兰舟。

(0)

西河

春后雪。衫儿因甚难热。

绿丛啼鸟听吹来,嫩簧小舌。

可怜谷雨是明朝,又当花谢时节。翠蛾子,谁与贴。

雀花镜里谁折。珠娘西去唱杨枝,怨歌几阕。

长干断处苦相迎,桃根桃树桃叶。

枕屏叠下三四褶。揽流苏,带子双结。

枉对金缸明灭。但辘轳井上、咿哑相接。

恰夜乌城头啼歇。

(0)

临江仙·其二

池北池南新绿,树头树底残红。多情休怨雨和风。

东君元是客,归去自匆匆。

怅望鸳鸯别浦,萧条翡翠芳丛。梦回香冷酒微中。

杜鹍声不断,帘外月朦胧。

(0)

喜迁莺.贺薛曲泉抚台旌奖

青阳有脚。喜五马重临,江阳城郭。

南定云开,西岷波静,帘卷风清幕。

旱魃化为甘雨露,祷不须泥鹤。

兆万宝,咏千箱四野,丰年如约。斟酌。

曾见说,老手剧郡,利器无盘错。

犬吠花村,鱼游春水,桴鼓长闲却。

伫闻考绩薇垣,复报荐名荷橐。

计晨夕,莺迁燕贺,金明紫渥。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