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抟九万,尺鴳翔榆枋。
远近各有适,逍遥固其常。
伊人励高躅,卜筑邻山岗。
四壁罗琬琰,五车插琳琅。
冥搜极浩渺,幽探穷微芒。
栖心丈室间,寄情八表傍。
丹霞入我牖,白云为我裳。
驭风学郑圃,弃瓢怀颍阳。
岂同渭川钓,耻为吴市藏。
一区足吟啸,万卷聊徜徉。
乐哉帷中子,岁年良可忘。
大鹏抟九万,尺鴳翔榆枋。
远近各有适,逍遥固其常。
伊人励高躅,卜筑邻山岗。
四壁罗琬琰,五车插琳琅。
冥搜极浩渺,幽探穷微芒。
栖心丈室间,寄情八表傍。
丹霞入我牖,白云为我裳。
驭风学郑圃,弃瓢怀颍阳。
岂同渭川钓,耻为吴市藏。
一区足吟啸,万卷聊徜徉。
乐哉帷中子,岁年良可忘。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书屋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以大鹏与尺鴳对比,象征着远近不同的追求与适应,强调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赞美了这位隐士选择山岗卜筑,四周陈设着珍贵的文玩,藏书丰富,展现了其高洁的志趣和深邃的学问。
隐士在书屋中冥思苦想,探索宇宙的奥秘,心灵栖息于道家的宁静之地,情感延伸至天地之间。他享受着自然界的美景,如丹霞与白云,如同御风而行,弃瓢自得,不为世俗所累。诗人以渭川钓鱼和吴市藏身的典故,反衬出隐士的高洁与超脱,不为名利所动。
最后,诗人赞叹隐士在简朴的生活中,能够吟啸自得,沉浸在万卷书籍的徜徉之中,其乐无穷,岁月似乎都因此而忘却。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由、高雅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水车山前溪月白,去年曾作寒夜客。
主翁团坐竹炉红,老姥烧茶多喜色。
今年又宿邻西家,柴门临水竹交加。
眼前风物总如旧,只有疏篱梅未花。
平生到处多清兴,聊对沙鸥发新咏。
明年强健又重来,沙鸥笑我胡为哉。
边陲侵轶寻常事,但恨朝臣少寇莱。
汴水殿荒秋鸟下,金陵城落暮潮来。
忠臣遗庙长存祀,吴代诸孙肯一哀。
理棹又为江海去,不妨览古更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