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旦》
《一旦》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旦蒙尘朔漠行,杜鹃哭破旧冤声。

金杯暂饮胡瓶酒,玉铉谁调御鼎羹。

故国夜长天正晦,离宫春尽草初生。

小臣有誓曾铭骨,不到神州不太平。

(0)
鉴赏

这首诗《一旦》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描绘边疆征战与国家衰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一旦蒙尘朔漠行,杜鹃哭破旧冤声”,开篇即以“朔漠”点明边疆战场的背景,用“蒙尘”形容战事的残酷,杜鹃啼鸣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悲痛与冤屈,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

颔联“金杯暂饮胡瓶酒,玉铉谁调御鼎羹”,转而描写战后场景,金杯与胡瓶酒代表奢华与享受,但无人调制御鼎羹则暗示了国家的衰败与混乱,对比鲜明,凸显了战争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颈联“故国夜长天正晦,离宫春尽草初生”,进一步描绘了国家衰败后的景象,夜晚漫长,天空昏暗,象征着国家的衰落与黑暗;离宫春尽,草木初生,虽有生机,却也映衬出国家的荒凉与凋敝。

尾联“小臣有誓曾铭骨,不到神州不太平”,诗人以“小臣”的身份自谦,表达了自己的誓言与决心,即使身处乱世,也要为国家的安宁与统一奋斗到底,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一旦》一诗通过对边疆征战与国家衰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怀念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亭坐

公馀终日坐閒亭,看得梅开梅叶青。

可是近来疏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

(0)

送县宰赴召

出宰男邦过冉求,潦江木落四番秋。

主恩父母朝天去,失哺婴孩伏地留。

一片丹心深国虑,数茎白发为民愁。

邑人共绘生祠像,不戴貂蝉官未休。

(0)

别杨尊

远游同是客,执别两情牵。

天地愁眉破,山林归梦圆。

西行迷蜀道,北望黯淮边。

马上封侯事,相期在少年。

(0)

鹿角

呦呦鸣鹿群,适意在林薮。

泉甘草丰茂,多力故能走。

一朝触祸机,竟死谁人手。

割鲜登鼎俎,刺血置杯酒。

犄角未易弃,煮胶方术有。

汲江为浸渍,七日去粗垢。

大候三伏时,煎熬必罂缶。

色作琥珀红,坚重如琼玖。

补阳遂强骨,轻健还堪久。

杀身虽可怜,仁实存身后。

功能利生人,死且垂不朽。

悠悠肉食辈,亦愧此鹿否。

(0)

秋日村行

溪雾昼又收,山村夜初晦。

饥禽来往飞,远树清红碎。

原上楚牛童,屋头吴妇碓。

鸡肥酒已熟,野老邀同辈。

(0)

麦门冬内子吴中手植甚繁郁罢官移之而归不幸内子道且亡而兹草亦屡枯今所存三之一耳遂感而赋云

香草叶常碧,本生岩涧边。

佳人昔所爱,移植堂阶前。

自吴北归梁,复以盆盎迁。

佳人路中死,此草未忍捐。

与我日憔悴,根不通下泉。

勤勤为浇沃,稍见萌颖鲜。

终当置坟侧,长茂松柏埏。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