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恭游庐山兼寄令上人》
《送刘恭游庐山兼寄令上人》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松桂烟霞蔽梵宫,诗流闲去访支公。

石堂磬断相逢夜,五老月生溪影空。

(0)
翻译
松树和桂树笼罩在烟霞之中,遮蔽了古老的佛寺,诗人们悠闲地去拜访支公。
在寂静的夜晚,我们来到石堂,磬声已断,只有月光洒在溪水上,溪影空明。
注释
松桂:松树和桂树。
烟霞:云雾缭绕的景象。
蔽:遮蔽。
梵宫:佛教寺庙。
诗流:诗人之流。
闲去:悠闲地前往。
支公:古代著名诗人支遁,曾隐居山林。
石堂:石头建造的堂屋。
磬断:磬声停止。
相逢:相遇。
五老:可能指代五座古老的山峰。
月生:月亮升起。
溪影:溪水的倒影。
空:空灵,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中的作品,名为《送刘恭游庐山兼寄令上人》。从这四句诗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

"松桂烟霞蔽梵宫" 一句,以宏伟的画面开篇,展现了庐山雄伟的气势。松树与桂树交织,云雾缭绕,形成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梵宫”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流闲去访支公"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游历庐山时轻松自在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的心灵随着溪水流动,仿佛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友人支公的思念。

"石堂磬断相逢夜" 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庐山石洞中偶遇良辰美景的情形。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用来比喻溪水的声响和岩石间回荡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氛围。

"五老月生溪影空" 这句诗中,“五老”指的是道教中的五位仙人,而“月生溪影空”则描绘了一个清澈明净的夜景,月光下溪水如同镜子一般静谧,影像投射其间,却又不染尘世之物,显得格外神秘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东阳郭德谊挽词·其一

赫奕汾阳后,才华冠里中。

一官难未偶,五福合无穷。

宾接师儒意,兴扬礼义风。

不亡知有子,嘉誉发诸公。

(0)

李正之丈提刑挽词·其一

犹记登龙日,分明捉月仙。

精神超物表,才术本天然。

符节多遗爱,玺书行九迁。

岂期归蜀道,乃尔閟重泉。

(0)

次韵昌甫九峰留诗·其三

每恨居山浅,扶舆过九峰。

溪清通乱石,路暗失长松。

须鬓时时换,身心事事慵。

雨寒樵牧断,朝暮听鸣钟。

(0)

元立复和伯皋送行诗次韵并答之·其二

半隐平生句,年来果谓何。

轲雄墙已及,李杜垒终摩。

籍籍须传远,纷纷何足多。

斯文千古事,自笑得如么。

(0)

次韵昌甫斯远落花行

风力作狂无所止,花片摇空当未已。

谛视深寻孰与比,梅叶梨梢孕青子。

春红正复可怜尔,三分前尘一分水。

相将柔桑著筐篚,寒食北邙泣新鬼。

繁阴匝地人醉起,哀江南兮临结绮。

底用留情来赋此,夏衣飘飘欲轻体。

(0)

次韵徐斯远晓梁看日出

晓山乱眼青如湿,夜气犹存烟四羃。

不知炎热著何许,但起阴风催日出。

含晖倒影殊苍凉,翻手尘埃复俱失。

高丘望女歌正长,展转歌之肯仓卒。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