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居山浅,扶舆过九峰。
溪清通乱石,路暗失长松。
须鬓时时换,身心事事慵。
雨寒樵牧断,朝暮听鸣钟。
每恨居山浅,扶舆过九峰。
溪清通乱石,路暗失长松。
须鬓时时换,身心事事慵。
雨寒樵牧断,朝暮听鸣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首联“每恨居山浅,扶舆过九峰”表达了诗人对于所居之地山势不够高峻的遗憾,但随即以“扶舆过九峰”的豪迈之气,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局限的精神追求。
颔联“溪清通乱石,路暗失长松”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清澈的溪流穿行于乱石之间,道路在茂密的松林中时隐时现,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生的曲折与探索。
颈联“须鬓时时换,身心事事慵”揭示了诗人随着岁月流逝,身体与心灵逐渐趋于平静和慵懒的状态。这里的“换”字不仅指外貌的变化,也暗含着对时光流转、生命老去的感慨。
尾联“雨寒樵牧断,朝暮听鸣钟”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画面。雨天使得山间活动减少,只有偶尔的钟声打破这份寂静,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规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沉的思考与感悟。
三山二水帝王州,南朝昔日爱风流。
朱扉画栋鸳鸯殿,绮翼雕甍翡翠楼。
槃上金灯停白鹤,壶中铜箭咽苍虬。
薰垆苏合频移座,羽帐流苏半上钩。
婵娟夜向窗前度,倾城二八留人住。
一曲能歌杨叛儿,谁家更有莫琼树。
碧玉何年始破瓜,可惜风光荡子家。
不羞并命娇春鸟,愿作同心照日花。
点黛图黄纷旖旎,褰芳拾翠斗繁华。
桃叶岂堪留几月,竹枝闻已下三巴。
惟有采桑南陌里,使君五马车曾止。
夫婿东方千骑归,君看日暮红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