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长离,振羽来仪。和音中律,藻翰扬辉。
珍符沓至,品物攸宜。至德玄感,受天之祺。
矫矫长离,振羽来仪。和音中律,藻翰扬辉。
珍符沓至,品物攸宜。至德玄感,受天之祺。
这段文字摘自北宋时期诗人杨亿的《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四)》。诗中运用了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皇帝的颂扬之情。
"矫矫长离,振羽来仪"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威严而又美好的场景,可能是指皇帝的仪仗队伍或是天子的威风。"矫矫"形容行进的姿态,既庄重又有力量感;"长离"则象征着远大和崇高;"振羽来仪"则使人联想到皇家礼仪中特有的羽扇或其他装饰物。
"和音中律,藻翰扬辉" 这两句通过音乐的比喻,强调了和谐与光彩。"和音"指的是美妙的乐声;"中律"则是指音乐中的平和节拍;"藻翰"象征着文学艺术的繁荣,而"扬辉"则形容这些文化成就得以发扬光大。
"珍符沓至,品物攸宜" 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赐予恩惠的感激之情。"珍符"可能指的是皇帝颁布的宝符或其他象征权威的物品;"沓至"则形容这些恩惠如溪流般不断地送达;"品物攸宜"则是说所有事物都被妥善安排,符合礼仪。
最后两句"至德玄感,受天之祺" 是对皇帝道德的最高颂扬。"至德"指的是最为纯粹和崇高的美德;"玄感"则是说这种美德深远而又神秘,能够引起天地间的共鸣;"受天之祺"则直接表达了皇帝得到了上天的赐福。
整首诗通过对仪式、音乐、文学和皇权恩惠的描绘,以及对皇帝美德的颂扬,展现了一场宏大而庄严的宫廷庆典。
月色一何明,不堪顾孤影。
倚楼暮风寒,举手挈衣领。
行云若相怜,徘徊西风顶。
强饮不成醉,幽情默自省。
莫道负明月,明月亦应知。
只知今夜我,不觉琼楼时。
我记在琼楼,醉弄珊瑚枝。
枝头月明好,何曾解相恼。
今夜涕汍澜,只恐朱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