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远人》
《思远人》全文
宋 / 晏几道   形式: 词  词牌: 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0)
注释
红叶:枫叶。
黄花:菊花。
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客。
就砚旋研墨: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
别来:别后。
红笺:女子写情书的信纸,是红色的。
翻译
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思远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词人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以红叶与黄花象征着深秋的凄凉,晚字则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千里念行客"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远在他乡亲人的牵挂。

接下来的"飞云过尽,归鸿无信",通过飞逝的白云和无踪的归雁,暗示了音信难通的无奈,流露出词人期待书信传递思念的急切心情。"何处寄书得"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无法传达心声的苦闷。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词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泪水滴落砚台,他借着悲痛研磨墨汁,准备书写心中的情感。"渐写到别来",表明词人正在细致地追忆离别以来的点点滴滴,而"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则是极致的表达,泪水浸湿的红笺仿佛失去了颜色,象征着词人内心深处的愁苦和思念已经超越了文字本身,达到了一种无声的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和难以言表的痛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
朝代:宋   字:叔原   号:小山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生辰:1038年5月29日—1110年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你喜欢

天台山中

白云伴衾宿,开户云飞去。

出户寻白云,苍厓湿芒屦。

峰头异域僧,洞口先朝树。

流水带余花,从来不知处。

(0)

城南古意

白浪隐帘钩,清风闻棹讴。

看人惟看影,同泛不同舟。

已出东邻里,难逢南陌头。

谁知暮潮水,半作断肠流。

(0)

宿空相庵

所嗟人世浅,托宿佛庵深。

试看新生月,何如初发心。

藤垂璎珞影,松作海潮音。

明旦那能别,幽情已满林。

(0)

都城元夕

一夕春从天上回,六街火树彻明开。

叮咛莫似吹芦管,才报梅开又落梅。

(0)

再赠朴丈

潇然行脚四天下,不见白头僧卧庵。

老傍君门心暂住,晨浇花木兴犹酣。

南荣罔罔何来众,孔叟栖栖未去贪。

似此谁能忍终古,一经灯火写孤龛。

(0)

哭胡雨岚

书来一顾天无色,大野青山是哭声。

迸泪只增妻子叹,伤心宁止弟兄情。

中年此路非长别,万里论交付再生。

嗟我林逋曾识否,品君极口玉山清。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