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鸟春布谷,阶虫秋络丝。
呶呶空过耳,终不救寒饥。
野鸟春布谷,阶虫秋络丝。
呶呶空过耳,终不救寒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偶成》,描绘了两个季节中的自然景象和其中蕴含的情感。首句“野鸟春布谷”以春天的布谷鸟啼叫为背景,暗示了生机盎然的季节变换。然而,接下来的“阶虫秋络丝”则转而描绘秋季昆虫结网的情景,这与春天的热闹形成对比,暗含了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呶呶空过耳”四字,通过拟人手法,赋予鸟鸣虫声以人的特性,表达出它们的叫声虽然响亮,但在诗人听来却如同耳边风,无法带来实质的帮助。“终不救寒饥”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即这些自然的声音虽然动听,却无法解决生活的困境,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寒冷和饥饿中挣扎的人们来说,更是无能为力。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自然景象抒发人生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诗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