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尧夫二章·其二》
《送尧夫二章·其二》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

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

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

西南馀弊在,归为对明光。

(0)
注释
民为利:百姓的福祉。
正所妨:阻碍公正的事物。
纷更:频繁更改。
旁午:交错纷繁。
毛安傅:比喻根基不稳,像毛发一样轻浮。
体自伤:自身会受到伤害。
西南馀弊:西南地区的遗留问题。
明光:指朝廷或皇帝。
翻译
想要为百姓谋福利,首先要消除那些阻碍公正的事物。
刚开始讨论改革措施时,各种意见交错复杂。
如果不这样,就像毛发安逸而忽视了根基,自身的健康会受到损害。
西南地区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我将回去向朝廷明理阐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文同所作,名为《送尧夫二章(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文同在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朋友离别的不舍。

"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 这两句表明作者希望能够与民同乐,但首先要解决那些阻碍着人民福祉的问题。这反映了文人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官僚政治中的场景,显示出一种急迫的沟通和奏章的递交。在这里,“纷更”指频繁地变换,可能暗示着政事的繁忙或朝令夕改的局面。

"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 这两句中的“尔”字表明诗人在直接对话对象说话,可能是在劝说对方要有所作为,不要碌碌无为,以免内心受到伤害。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于朋友的关切和期望。

"西南馀弊在,归为对明光。" 最后两句中的“西南”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方向,而“馀弊”则是残余之事。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希望,即便是远方的瑕疵,也应努力去补救和改正,以对得起那明亮的阳光。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的感慨,表现了文同对社会、政治以及个人发展的深刻思考。他的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透露出一股不甘平庸、渴望作为的精神力量。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病中七夕

良辰美景底须来,苦恼如山正满怀。

蝉度清歌侑溪柳,花吹黄雪洒官槐。

新秋风物俱堪赏,久病心情自不佳。

说与儿童休乞巧,老夫守拙尚多乖。

(0)

戏题所见

田家不遣儿牧猪,老乌替作牧猪奴。

不羞卑冗颇得志,草根更与猪为戏。

一乌驱猪作觳觫,一乌骑猪作骐骥。

骑之不稳驱不前,坐看顽钝手无鞭。

人与马牛虽各样,一生同住乌衣巷。

叱声哑哑喙欲乾,猪竟不晓乌之言。

骑者不从驱者斗,争牛讼马傍无救。

猪亦自食仍自行,一任两乌双斗争。

不缘一童逐乌起,两乌顷刻斗至死。

(0)

闻莺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两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0)

送乡余文明劝之以归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

席门未害车多辙,斗酒尚能诗百篇。

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故山松菊平安在,何日归欤解钓船。

(0)

雨后行郡圃

雨馀行脚古城隈,为爱危亭首屡回。

无数菊苗齐老去,多时花径不曾来。

(0)

凌歊台

几年听客话凌歊,不似台边目力遥。

千古江山犹昨日,六宫歌舞自前朝。

苔碑有字多漫灭,野寺无僧转寂寥。

碧聚双蛾愁不敛,阑干落照重魂消。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