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舰高帆到海城,鲸波如镜瘴山明。
春生蜑户弦歌起,尘静蛮方耒耜行。
枸酱露香稀吏牍,芭蕉烟碧长诗声。
莫嗟此别天南北,会见双凫万里轻。
巨舰高帆到海城,鲸波如镜瘴山明。
春生蜑户弦歌起,尘静蛮方耒耜行。
枸酱露香稀吏牍,芭蕉烟碧长诗声。
莫嗟此别天南北,会见双凫万里轻。
这首诗描绘了壮阔的航海景象与异域风情,洋溢着浓厚的边疆情怀和人文关怀。首联“巨舰高帆到海城,鲸波如镜瘴山明”以宏大视角开篇,将读者带入浩渺的海洋世界,巨舰高帆在海城中航行,波涛如镜,远处瘴气弥漫的山峦清晰可见,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春生蜑户弦歌起,尘静蛮方耒耜行”转而聚焦于边疆的日常生活,春天的气息在蜑户(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悄然滋生,弦歌声起,展现出边疆人民生活的和谐与生机;同时,远处的蛮方(泛指边远之地),尘埃静寂,农夫们正在耕作,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颈联“枸酱露香稀吏牍,芭蕉烟碧长诗声”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枸杞子的香气与官府文书的稀少,以及碧绿的芭蕉与悠扬的诗歌声,暗示边疆地区虽远离繁华,但文化与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充满诗意。
尾联“莫嗟此别天南北,会见双凫万里轻”则表达了对友人蓝志学的深情祝福与期待,即便分别在天南地北,也坚信未来能够相聚,如同双凫(传说中的神鸟)般自由飞翔,寓意着友谊与希望跨越时空的界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活以及深厚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边疆的独特情感与深刻理解,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人文价值。
安徽东北鄙,实介豫淮中。
黄渎地枨北,洪湖天堑东。
众川如有阻,大壑致难通。
泛滥诚堪畏,流离害莫穷。
势虽未经目,患每廑于躬。
尔晋惟方伯,曰修汝亮工。
事因和始集,理以晰方融。
更漫辞劳勚,须相励谅忠。
流疏濉茨浅,沙浚翟洪隆。
潴预陵崔孟,潦消灵宿虹。
孟冬初雇役,首夏告成功。
灾后代资赈,图长计慎终。
允能体予意,庶略起民癃。
永念剔鬟迹,瞠乎敢曰同。
豫民荐臻饥,向隅非一日。
察知亟赒救,宵衣廑苦疾。
发帑及截漕,大吏俾勤恤。
更求致灾故,率为水利失。
简能佐方伯,源委阅以悉。
支干相灌输,毋致行潦溢。
昨秋大举工,今春方告毕。
贫民工代赈,价令获一律。
借种麦早播,登场庆比栉。
稍赖接青黄,讵尽还家室。
获慰以为惭,秋收况难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