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蓝志学赴昌化县》
《送蓝志学赴昌化县》全文
明 / 谢廷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巨舰高帆到海城,鲸波如镜瘴山明。

春生蜑户弦歌起,尘静蛮方耒耜行。

枸酱露香稀吏牍,芭蕉烟碧长诗声。

莫嗟此别天南北,会见双凫万里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阔的航海景象与异域风情,洋溢着浓厚的边疆情怀和人文关怀。首联“巨舰高帆到海城,鲸波如镜瘴山明”以宏大视角开篇,将读者带入浩渺的海洋世界,巨舰高帆在海城中航行,波涛如镜,远处瘴气弥漫的山峦清晰可见,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春生蜑户弦歌起,尘静蛮方耒耜行”转而聚焦于边疆的日常生活,春天的气息在蜑户(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悄然滋生,弦歌声起,展现出边疆人民生活的和谐与生机;同时,远处的蛮方(泛指边远之地),尘埃静寂,农夫们正在耕作,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颈联“枸酱露香稀吏牍,芭蕉烟碧长诗声”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枸杞子的香气与官府文书的稀少,以及碧绿的芭蕉与悠扬的诗歌声,暗示边疆地区虽远离繁华,但文化与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充满诗意。

尾联“莫嗟此别天南北,会见双凫万里轻”则表达了对友人蓝志学的深情祝福与期待,即便分别在天南地北,也坚信未来能够相聚,如同双凫(传说中的神鸟)般自由飞翔,寓意着友谊与希望跨越时空的界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活以及深厚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边疆的独特情感与深刻理解,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人文价值。

作者介绍

谢廷柱
朝代:明

福建长乐人,字邦用,号双湖。谢士元子。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湖广按察司佥事,正德十二年致仕。善属文,能诗。有《双湖集》。
猜你喜欢

写心精舍

层楼奉神御,精舍构其右。

写心则不无,继武诚奚有。

言念甫龆龄,何以蒙恩厚。

圣顾直注今,敢不勖授受。

勤政励渺躬,筹治惠黔首。

安内逮厥外,慎始要以久。

惟是羹墙瞻,瞠乎益觉后。

(0)

布鲁特称臣内属遣使诣阙诗以纪事

挞伐原因讨逆?,仰流讵意远人徕。

旧传勃律两王㨿,即见坚昆一面摧。

厚往薄来风早树,东鹣西鲽道方开。

不招不拒敷吾惠,王会何妨达九垓。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四丹书受戒

颛顼道匪遥,端冕丹书勘。

敬义及怠欲,所争胜一念。

讵惟诫宁王,万古垂君鉴。

(0)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

安徽东北鄙,实介豫淮中。

黄渎地枨北,洪湖天堑东。

众川如有阻,大壑致难通。

泛滥诚堪畏,流离害莫穷。

势虽未经目,患每廑于躬。

尔晋惟方伯,曰修汝亮工。

事因和始集,理以晰方融。

更漫辞劳勚,须相励谅忠。

流疏濉茨浅,沙浚翟洪隆。

潴预陵崔孟,潦消灵宿虹。

孟冬初雇役,首夏告成功。

灾后代资赈,图长计慎终。

允能体予意,庶略起民癃。

永念剔鬟迹,瞠乎敢曰同。

(0)

河南巡抚胡宝瑔奏报得麦诗以志慰

豫民荐臻饥,向隅非一日。

察知亟赒救,宵衣廑苦疾。

发帑及截漕,大吏俾勤恤。

更求致灾故,率为水利失。

简能佐方伯,源委阅以悉。

支干相灌输,毋致行潦溢。

昨秋大举工,今春方告毕。

贫民工代赈,价令获一律。

借种麦早播,登场庆比栉。

稍赖接青黄,讵尽还家室。

获慰以为惭,秋收况难必。

(0)

烟郊

杏村柳墅澹烟光,别馆虚明向远冈。

悦目岂缘萃景处,怡情兼有读书堂。

郊原通望都含润,花草当春自解芳。

五日往来何所异,麦苗被陇较前长。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