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曲倚》
《曲倚》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

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

倦凭观秘箓,趺坐接禅流。

莫效愚溪戮,时多曲似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 liúhuī

chéngyīnróuyǎnyuèshìxiāngmóu

shìyòngxíngsuīqiǎolùncáixìngběnróu

juànpíngguānzuòjiēchánliú

xiàoshíduōgōu

翻译
斧凿因木纹而生,半月形的形态相互匹配。
虽然形状巧妙,但本质上木材性质柔软。
疲倦时靠着观看秘籍,盘腿而坐融入禅修之流。
不要效仿愚溪被斩杀,世间常有弯曲如钩的现象。
注释
偃月:像弯月一样的形状。
侔:相等,匹配。
巧:巧妙。
柔:柔软。
秘箓:神秘的书籍或经文。
禅流:禅修的修行者或禅宗的流派。
愚溪: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典故,这里比喻受到不公待遇。
戮:杀戮,此处比喻遭受破坏或伤害。
曲似钩:弯曲得像钩子一样。
鉴赏

这首诗名为《曲倚》,出自北宋诗人刘子翚之手。诗中通过对器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到感悟。

"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

这里写的是工匠制作器具时的巧思与精湛技艺,器物在完工之际如同揉捏过的木头,呈现出柔和而细腻的质感,形状则宛如偃月,曲线优美,与天然景观相得益彰。

"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

诗人指出尽管器物形式上看似精巧,但其材料本身却是柔软的。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工匠在制作过程中对于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

"倦凭观秘箓,趺坐接禅流。"

此处诗人描绘的是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倦凭,即疲惫之态;观秘箓,是指观看那些收藏着古代智慧的典籍;趺坐,则是盘腿而坐,姿态随意。禅流,或许是指禅宗修行中的状态,亦或是指心灵的澄明与宁静。

"莫效愚溪戮,时多曲似钩。"

诗人在这里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效仿愚溪之类的人物(可能是一位古代隐者或高士),因为他们的行为举止如同时常出现的弯曲之物,既复杂又难以捉摸,如钩一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器物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特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避兵遣怀六首·其四

野宿宁堪度,风餐寔自怜。

妻孥浑在眼,戈甲暗凋年。

夜月翻惊鹊,炎天看跕鸢。

射敌无一矢,南渡几楼船。

(0)

雪中过庆老方丈

云满江天雪意酣,拥炉聊复听巴谈。

老人不出真藏六,来客何劳说后三。

已借团蒲摇短梦,更浇春饼荐馀甘。

此生试向闲中看,何止人间七不堪。

(0)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其三

事向闲中种种休,春来林下兴还幽。

上山双屐与谁着,挂杖百钱时独游。

(0)

韦深道和诗且以书坚扁舟之约仆以禁烟归扫邱墓未暇先寄此诗

阙然不见十年馀,借屋新来共一湖。

已向双鱼逢尺素,更因五字得明珠。

子猷心欲随烟棹,摩诘居应似画图。

会待庞公归上冢,便求奴饭马青刍。

(0)

圩氓叹

圩氓筑败圩,饱腹无粟菽。

强扶南亩犁,辛苦望一熟。

插秧在中田,秋来半黄绿。

白雨忽翻盆,积潦齧圩腹。

波头卷春雷,汹涌裂坤轴。

仓皇未出门,白水已半屋。

攀椽栖木杪,寝饭杂鹅鹜。

客行舣孤舟,系缆怯水宿。

叩门乞灯火,父老迎我哭。

我亦一酸鼻,软语聊抚祝。

老稚且相收,慎勿辄弃逐。

行看散陈红,官仓有馀粟。

救尔无远谋,每饭惭食肉。

(0)

散花词·其二

八陛旋瑶级,千花飏锦英。

绿渟并紫奈,焕丽不知名。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