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阴沉锁石门,烟霞深处近昆崙。
洞箫声接玉台磬,宝盖影摇金殿幡。
湘浦有龙云气湿,越山无鹤露华昏。
灵芝采尽归何处,溪上白蘋花正繁。
万木阴沉锁石门,烟霞深处近昆崙。
洞箫声接玉台磬,宝盖影摇金殿幡。
湘浦有龙云气湿,越山无鹤露华昏。
灵芝采尽归何处,溪上白蘋花正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阳明洞天时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万木阴沉锁石门”展现了洞天被浓密树木环绕,显得深邃而神秘。接着,“烟霞深处近昆崙”暗示了洞天地理位置的高远和仙气缭绕,仿佛接近神话中的昆仑仙境。
“洞箫声接玉台磬,宝盖影摇金殿幡”通过洞箫与玉台磬的悠扬乐音,以及金殿宝盖随风摇曳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似乎置身于仙家之地,感受到仙乐与神殿的庄严。
“湘浦有龙云气湿,越山无鹤露华昏”进一步描绘了洞天的神奇气象,湘浦的云雾湿润,越山的露水在黄昏中显得朦胧,增添了神秘色彩。龙的出现也暗示着洞天的非凡来历。
最后,“灵芝采尽归何处,溪上白蘋花正繁”以灵芝的采集和溪边白蘋花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洞天美景的留恋和对未知神秘的探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向往。
钟撼鸡鸣万家起,月下纷纷白袍子。
提壶挈榼春游闹,擎箱擐箧谁家徙。
通衢隘塞行人绝,露坐欠伸奴跛倚。
远闻雷噪轰应答,近亦汹汹殊聒耳。
轧然棘户破晓色,阵脚忽移去如蚁。
壮夫先入护几案,儒雅雍容行且止。
垂髫趁鬨未知苦,戴白相持叹衰矣。
自从明诏到郡国,士出深山集城市。
但能操笔不曳白,秋榜人人都准拟。
分明结社战所兵,投合主司谁得髓。
昨科试人今或亡,三年场屋能消几。
功名信分置勿言,身健频来已堪喜。
槐黄早脱吾侥倖,因送儿曹得观视。
傍人休笑李秀才,三十年前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