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其九》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其九》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秋杪拘留冬欲阑,一旬参对累旬閒。

适逢御史俱釐务,更值中朝久绝班。

壁观无言休问祖,坐忘遗照且晞颜。

是非荣辱知难必,反覆须臾觉梦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大夫在官场中的遭遇和感慨。秋天的杪草拖延至冬,时间流逝而一事无成,连续的失意让人感到心力交瘁。诗人适逢御史的职务,却也是一段空欢喜事,更遇到朝廷久违的考核制度。壁上观照,无言问祖先,只能坐忘记忆中的荣耀。而是非成败,荣辱得失,都变得难以预料,如同梦境般反复无常。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仕途之艰辛和个人的无奈。元丰年间,诗人苏颂经历了陈氏狱事件,这场政治风波让他深感仕宦的险恶。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作此诗,旨在记录当时的事迹,并非为了传达给外人,只是希望家人后辈能够理解做官的艰难。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虑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玩槿花

何乃诗人兴,妍词属舜华。

风流感异代,窈窕比同车。

凝艳垂清露,惊秋隔绛纱。

蝉鸣复虫思,惆怅竹阴斜。

(0)

杂诗五首·其五

含颦倚瑶瑟,丹慊结繁虑。

失身不自还,万恨随玉箸。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

(0)

和司门殷员外早秋省中书直夜寄荆南卫象端公

共嗟王粲滞荆州,才子为郎忆旧游。

凉夜偏宜粉署直,清言远待玉人酬。

风生北渚烟波阔,露下南宫星汉秋。

早晚得为同舍侣,知君两地结离忧。

(0)

与故人夜坐道旧

笑语欢今夕,烟霞怆昔游。

清羸还对月,迟暮更逢秋。

胜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

终当制初服,相与卧林丘。

(0)

敕赐长寿酒因口号以赠

恩沾长寿酒,归遗同心人。

满酌共君醉,一杯千万春。

(0)

杂兴五首·其一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

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