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形胜感宗臣,暇日登临似雒滨。
风景凄凉空举目,神州凋敝属何人。
棠花自发青芜杳,燕子初归白屋贫。
况是经过王谢宅,不堪衰草更沾巾。
过江形胜感宗臣,暇日登临似雒滨。
风景凄凉空举目,神州凋敝属何人。
棠花自发青芜杳,燕子初归白屋贫。
况是经过王谢宅,不堪衰草更沾巾。
这首明代诗人费元禄的《金陵咏怀古迹四首(其四)新亭》描绘了过江后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现状的忧虑。首句“过江形胜感宗臣”表达了诗人对前朝名臣的追思,可能指的是对历史上忠诚贤能之人的怀念。接下来,“暇日登临似雒滨”暗示了诗人选择在闲暇时登高远望,如同古人雒滨凭吊,寓含着对历史的沉思。
“风景凄凉空举目”描绘了眼前的景象,凄凉的景色让人心生哀伤,无人能解。“神州凋敝属何人”直指国家的衰败,质问这是谁的责任。诗人进一步通过“棠花自发青芜杳,燕子初归白屋贫”来渲染凄清氛围,棠花独自开放,荒芜之中显出贫穷,而燕子归来也找不到往昔的繁华。
最后两句“况是经过王谢宅,不堪衰草更沾巾”以王谢这样的世家旧宅为例,感叹世事变迁,连昔日豪门也已衰败,诗人面对此景,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沾湿衣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