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五首·其一》
《杂兴五首·其一》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

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0)
翻译
在动荡的时代里,她愁眉深锁,秀发如丛,是个来自北方的绝代佳人。
她的每一次皱眉、微笑都价值千金,怎能像成都之夜轻易失去贞洁。
注释
丛鬓:形容女子秀发浓密。
愁眉:忧虑或忧郁的表情。
时势新:指当前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
初笄:古代女子十五岁束发为笄,表示成年。
绝代:形容极为出色,无与伦比。
北方人:指来自北方的女子。
一颦一笑:形容女子的细微表情。
千金重:极其珍贵,价值极高。
肯似:岂能像,表示对比。
成都夜失身:成都之夜的典故,暗示轻易失去贞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作品,名为《杂兴五首(其一)》。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愁绪和深沉的情感。

“丛鬓愁眉时势新”,这里的“丛鬓”指的是女子的发髻,“愁眉”则形容其眉宇之间的忧虑。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局的担忧和不满,感觉到一种时代变迁带来的压力。

“初笄绝代北方人”,“初笄”指的是年轻女子戴上的首饰或发簪,“绝代”意味着超凡脱俗,而“北方人”则可能是特定的人群或者环境。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赞赏。

“一颦一笑千金重”,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女子表情变化之美妙,每一次轻启朱唇、微翘柳眉,都如同价值千金的珍宝。这种比喻强调了诗人对于女性魅力的欣赏。

“肯似成都夜失身”,这里的“肯似”意味着似乎,“成都夜失身”则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意象,可能暗示了一种迷离、遗忘甚至是生命中某段时光的消逝。这种表达方式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美的描绘和时代变迁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松竹轩

曹务局终朝,斋居暂休沐。

松阴生昼寒,竹色连苔绿。

懒从醉吏喧,时对高僧宿。

毋将簿领来,秽此山林躅。

(0)

郭上舍读书处

虫鸣县斋晚,月满杏花坛。

散帙夜方半,下帷人独寒。

屡看孤烛换,讵闻清漏残。

拥衣待中旦,杂佩已珊珊。

(0)

自咏·其二

上都频见岁华阴,偃息由来本茂林。

醉若有乡须裂地,吏如逢隐即投簪。

衔无窭数知容冗,病似支离亦挫针。

况自疏家兄弟约,他年擉鳖故溪浔。

(0)

烛影摇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

离合神光,有人分得陈思绣。

流风回雪更惊鸿,髣髴还重觏。

手把镂金带枕,并明珠、洛川亲授。

任人呼作,水上宓妃,宫中甄后。

记得当初,袁家新妇啼痕透。

此身早是属君王,不被人僝僽。愁到弃捐葱韭。

也应同、燃箕泣豆。为他想遍,才下鸳针,何曾轻就。

(0)

一斛珠.佳人剧马掉

团圞有对,小花兜肚殊堪爱。而今多放金钗在。

天女散花,贺倒须教倍。小姑乱掉全无谓。

三叶风旂都扯碎。侬家更有鸳鸯背。

不喜金钗,私喜名儿美。

(0)

画堂春.挥扇

满庭花影日光烘。芳姿挟扇偏慵。

唤来珠汗正融融。细舀荷风。

拂去篆烟缥缈,捉来玉指菁葱。淡红耙袜映酥胸。

微样轻容。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