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神光,有人分得陈思绣。
流风回雪更惊鸿,髣髴还重觏。
手把镂金带枕,并明珠、洛川亲授。
任人呼作,水上宓妃,宫中甄后。
记得当初,袁家新妇啼痕透。
此身早是属君王,不被人僝僽。愁到弃捐葱韭。
也应同、燃箕泣豆。为他想遍,才下鸳针,何曾轻就。
离合神光,有人分得陈思绣。
流风回雪更惊鸿,髣髴还重觏。
手把镂金带枕,并明珠、洛川亲授。
任人呼作,水上宓妃,宫中甄后。
记得当初,袁家新妇啼痕透。
此身早是属君王,不被人僝僽。愁到弃捐葱韭。
也应同、燃箕泣豆。为他想遍,才下鸳针,何曾轻就。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与洛神相会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哀愁的氛围。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女子比作“水上宓妃”、“宫中甄后”,以及“流风回雪更惊鸿”,形象地展现了她的美丽与神秘。同时,“愁到弃捐葱韭,也应同、燃箕泣豆”的句子,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词的结构紧凑,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女子与洛神之间的离合之情,以及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特别是“记得当初,袁家新妇啼痕透”一句,巧妙地将女子与古代美女袁熙妻相联系,增加了故事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和谐,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画面,也深刻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好在苏夫子,琴书安稳不。
尺书寄双鲤,一一无沉浮。
不见才几日,沃若桑已稠。
应与曜庵人,静话同茶瓯。
目送归飞鸿,缥渺天南头。
趣合略畦畛,道同当共谋。
何时暂来旋,促驾毋停辀。
长年饭不足,背裂赤日中。
忍饥不肯懒,辛苦求年丰。
今秋幸一熟,天意亦惮穷。
庶几债可了,或有馀粟舂。
团栾共妻子,糠秕一笑同。
焚香答天赐,力作人何功。
君不见前年三百青铜米一斗,又不见去年蕨根掘尽不充口。
妻孥长恐不相守,敢拟如今苏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