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斋居·其一》
《秋晚斋居·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君子堂西屋数间,但能容膝敢求安。

悄无人迹如深井,惯听秋声是冷官。

系马阶前慵夜秣,种蔬墙下助朝餐。

携来书卷犹堪读,好共青灯了岁寒。

(0)
翻译
君子堂的西边有几间屋子,只求能容纳膝盖之地,就已感到满足和安心。
这里寂静无声,仿佛深井一般,我习惯于聆听秋天的声音,如同一个清冷的官员。
我在台阶前懒散地栓马,墙下种植蔬菜以备早晨的餐食。
尽管带着书籍,我仍然可以阅读,喜欢在青灯下度过寒冷的岁月。
注释
君子堂:指主人品德高尚的住所。
膝:膝盖,此处象征生活所需的空间。
敢求安:敢于追求内心的安宁。
悄无人迹:非常安静,没有人的踪迹。
深井:形容环境幽静。
冷官:清冷的官员,比喻孤独寂寞的生活。
慵夜秣:夜晚懒散地喂马。
种蔬墙下:在墙下种植蔬菜。
朝餐:早餐。
书卷:书籍。
青灯:油灯,颜色青绿,常用以形容清贫而宁静的读书生活。
岁寒:寒冬,比喻艰难困苦的时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君子堂西屋数间,但能容膝敢求安”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只需要一间足以跪坐的小屋就感到满足。接着“悄无人迹如深井,惯听秋声是冷官”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幽静无人的环境,以及诗人对于秋夜之声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下片,“系马阶前慵夜秣,种蔬墙下助朝餐”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最后“携来书卷犹堪读,好共青灯了岁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阅读的热爱,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也愿意与书为伴,与青色油灯共同度过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心境。语言简约而富有韵味,每个字句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霁雪

彤云散玉满乾坤,万叠寒峰白照轩。

村径瀰漫人寂寞,林峦愁惨月黄昏。

梅花影断无归路,竹叶香浮且闭门。

可惜冰天寒碛里,吟成白雪向谁言。

(0)

清明游玉堂庄

几宿青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绿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0)

登南城

江城一眺思悠悠,平楚苍然野水流。

衰草寒烟梅老墓,败垣斜日谢公楼。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私草木秋。

万古兴亡俱是梦,丈夫何者为身谋。

(0)

送陶茂安知永州

弓刀陌上起征尘,行到潇湘春已深。

柳子文章亲到眼,魏公池馆故沾襟。

莫生去鲁迟迟想,且慰歌廉望望心。

泷水浯溪江不隔,肯凭鲤尾寄佳音。

(0)

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与少傅国公唱酬西湖佳句谨次高韵聊发一笑·其一

百年地辟有奇功,创见犹惊鹤发翁。

共喜安车迎国老,更传佳句走邮童。

闲来且看潮头入,乐事宁忧酒盏空。

会见台星与卿月,交光齐照广寒宫。

(0)

云谷怀魏元履

叹息艮斋老,当年共此来。

千峰奇绝处,一望兴悠哉。

病怯披云卧,诗劳拥鼻裁。

祇今何处所,宿草閟馀哀。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