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圞有对,小花兜肚殊堪爱。而今多放金钗在。
天女散花,贺倒须教倍。小姑乱掉全无谓。
三叶风旂都扯碎。侬家更有鸳鸯背。
不喜金钗,私喜名儿美。
团圞有对,小花兜肚殊堪爱。而今多放金钗在。
天女散花,贺倒须教倍。小姑乱掉全无谓。
三叶风旂都扯碎。侬家更有鸳鸯背。
不喜金钗,私喜名儿美。
这首《一斛珠·佳人剧马掉》描绘了一位女子与金钗的互动,以及她内心对于名字的珍视,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团圞有对,小花兜肚殊堪爱。”开篇便以“团圞”二字,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接着描述女子身着的小花兜肚,显得格外可爱。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娇俏与生活中的小情趣。
“而今多放金钗在。天女散花,贺倒须教倍。”金钗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品,此处通过“天女散花”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女子佩戴金钗时的美丽与喜悦。同时,“贺倒须教倍”则暗示了女子对于美好事物的加倍珍惜与喜爱。
“小姑乱掉全无谓。三叶风旂都扯碎。”这里的“小姑”可能指的是女子的姐妹或小辈,她们的举动被形容为“乱掉”、“扯碎”,可能是出于好奇或是无意间的破坏,但这些行为在整体上并不重要,反而增添了生活的小插曲。
“侬家更有鸳鸯背。不喜金钗,私喜名儿美。”最后两句,女子表达了自己更喜欢自己的名字,而非外在的装饰品如金钗。这不仅体现了她对个人身份和内在美的重视,也流露出一种自信与自足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且情感丰富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与自我认知的独特视角。
桃花庙口,鹦鹉洲边,谁写离人意。插天剑倚。
肯回顾、多少橘奴鱼婢。黛峰如髻。
空目断、骚人遗思。忆当年、汉浦投珠,莫负同心蕊。
一片云浓烟细。想漠漠江天,悲秋顿起。吴山越水。
好收拾、偏贮锦奚囊底。风流举止。
应只有萧然图史。到他时,黄鹤搥翻,都识青莲李。
兰堂遥裔。见水佩风裳,烟鬟雾髻,尺幅传幽意。
看泾水愁人,洞庭怨女。
断翠斜红,揾不尽,鲛绡珠泪。
只手把湘沅双鱼,蹙恨敛容偷寄。
剪痕轻,绫影薄,羡蕊乱云盘,神工密致。
想低回斜睇。到贵主还宫,书生仗义。
肠断当筵,料此际、更难回避。
落绣后、闲整鸾钗,不觉金针暗坠。
树森森,波淼淼,回首京华路。
无限离情,趱数声鸣橹。遥看一片黄云,两行绿树。
遮断却、故乡来处。无情绪。
谁念寥落天涯,杯酒和风雨。
梦去愁来,消息浑无据。
便教两字平安,三千里外,怎博得、夜深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