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天台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
忙时向闲处,不觉有闲情。
一到天台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
忙时向闲处,不觉有闲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到达一座名为天台寺的地点后的所见所感。开篇“一到天台寺,高低景旋生”即设定了全诗的意境,通过对比高低不平的山势和自然景观的呈现,展现出一种由外而内的心灵体验。
接着,“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表明诗人与僧侣共同在岩石上静坐,同时目睹远处海边来往的旅客。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也映照出尘世的喧嚣。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则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与自然交融的图画。这里的人在田间劳作,与山根处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命力与自然力的和谐共存。
最后,“忙时向闲处,不觉有闲情”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一丝清净,诗人不自觉地沉浸于那种超脱世俗的心境之中,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逃禅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寄托与内在平静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