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已无雨,冬来尚熯云。
硕苗含稿穗,遐土尽焦焚。
作旱疑凶寇,荒年岂大军。
欲赓云汉什,何以慰民勤。
八月已无雨,冬来尚熯云。
硕苗含稿穗,遐土尽焦焚。
作旱疑凶寇,荒年岂大军。
欲赓云汉什,何以慰民勤。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久旱》描绘了秋季干旱严重的情景。首句“八月已无雨”点出时令,八月本应雨水丰沛,但此时却滴水难觅,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季将更加干旱。“冬来尚熯云”进一步强调了天空的干涸,连云彩也显得稀少。接着,“硕苗含稿穗,遐土尽焦焚”生动地展现了田间的景象,庄稼因缺水而枯黄,远方的土地也都遭受着烈日的炙烤。
诗人忧虑地指出,“作旱疑凶寇”,干旱仿佛成了无形的敌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他深感“荒年岂大军”,这样的大旱不仅影响农作物收成,更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百姓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改善民生的渴望,希望能写出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以此“何以慰民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朝时期旱灾给农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