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君家,宾宴集。秋叶晓霜红湿。帘额动,水纹浮。
缬花相对流。薄霞衣,酣酒面。重抱琵琶轻按。
回画拨,抹幺弦。一声飞露蝉。
相君家,宾宴集。秋叶晓霜红湿。帘额动,水纹浮。
缬花相对流。薄霞衣,酣酒面。重抱琵琶轻按。
回画拨,抹幺弦。一声飞露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先的《更漏子·其二》,描绘了一场秋夜宴会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为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淡雅的宴席氛围和深邃的秋意。
"相君家,宾宴集。" 这两句设置了全诗的场景,是在某人的府上举行的一次夜宴,宾客们齐聚一堂。这里通过“相君家”暗示了一种亲密和私密的氛围,而“宾宴集”则展现出一种热闹非凡的社交场合。
"秋叶晓霜红湿。帘额动,水纹浮。"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秋天的叶子因晨露而显得红润湿润,而室内则是帘幕轻摇,水面波纹。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刻画,更是通过对比突出了室内外两个不同的世界。
"缬花相对流。薄霞衣,酣酒面。" 这两句中,“缬花”指的是窗棂上的装饰花纹,而“相对流”则可能是在描写窗外的溪水或是窗内的酒水。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宴会中的饮酒作乐,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秋意的淡淡哀愁。
"重抱琵琶轻按。回画拨,抹幺弦。" 这两句则转向室内的音乐活动。“重抱琵琶”表现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投入和享受,而“轻按”、“回画拨”、“抹幺弦”等动作,则描绘了一种细腻而专注的演奏状态。
"一声飞露蝉。" 最后这一句,通过对蝉鸣的描写,为这场宴会增添了一份生动和秋夜特有的氛围。蝉鸣的“一声”突显了声音在静谧夜晚中的清晰,每个字都传递着秋意的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室内活动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恬淡而不失情趣的生活态度。
向时目笑怡山僧,持牒走海如户庭。
禅房荔熟付徒辈,日与贾贩相将迎。
老来牵率亦至此,雪浪山立扬冬舲。
七洲洋过裸且汗,镜面静数鱼飞行。
越裳一发渺波际,雨脚漏日忘阴晴。
汉唐旧版忍捐畀,遑校岛屿淩南溟。
流人役属那择主,襁负满载轻重瀛。
虞衡失职况地宝,坐弃此众资驱令。
近闻金银动折阅,廛市颇亦伤繁征。
计然泛胜古有学,莫倚侥倖操奇赢。
西铭同胞语敢袭,异域畴免维桑情?
醵金通道细事耳,何日黉舍翘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