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其二》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四朝闻见说来真,恋阙忧时重乞身。

老尚温经閒斗韵,风流已是道咸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其二)》。陈宝琛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祁文恪的敬仰之情,同时流露出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句“四朝闻见说来真”,陈宝琛以“四朝”概括了祁文恪一生经历的多个朝代,强调其见闻真实可信,暗示祁文恪在历史变迁中保持了清醒的判断力和深厚的历史洞察力。

“恋阙忧时重乞身”一句,表达了祁文恪对朝廷的深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最终选择辞官归隐,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

“老尚温经闲斗韵”描绘了祁文恪晚年的生活状态,虽已年老但仍热衷于研读经典,闲暇之余则以吟诗作对自娱,展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风流已是道咸人”则点明了祁文恪所处的时代背景——道光、咸丰年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陈宝琛通过这句话既赞美了祁文恪的风度和才华,也暗含了对其在动荡时代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钦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祁文恪个人品格和成就的颂扬,也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刻画,体现了陈宝琛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惜红衣.苦热。用白石词韵

翠簟炎蒸,吟床梦断,扇纨无力。

难觅新凉,井华汲深碧。

调冰雪藕,有几个、清闲词客。岑寂。

高阁卷帘,待封姨消息。

芳亭野陌,久断甘霖,馀花半狼藉。

苕苕长日云影,净南北。

一舸闹红深处,犹记那回游历。

听晚蝉频噪,何日饱看秋色。

(0)

长相思.春景

芳草齐。鹧鸪啼。满院花光傍竹篱。行行日已西。

柳条长,宝马嘶。问尔王孙归未归。楼高望转迟。

(0)

浣溪沙.秋夕夜起纳凉和云史

露脚无声云髻拖。银床低吹玉笙和。

藕风一线晃帘波。

近水阑干人坐处,满身明月望秋河。

此间清影纳凉多。

(0)

清平乐

杨花无力。拂袖怜春色。长爱娇嗔人不识。

水剪双眸欲滴。春风宝帐多情。襄王空惹云行。

恼得东君怊怅,夜寒脉脉愁盈。

(0)

玉蝴蝶.咏柳

拂地含颦写黛,无端赠折,绿遍邮亭。

纵有风流万种,都是离情。

恨攀枝、渭城客泪,空送别、灞岸歌声。

舞腰倾,年年弱力,无限销凝。春晴。

楼前凭望,东风老去,不耐柔萦。

淡碧轻黄,酒旗村舍半桥横。

向园中、但伤郁郁,看陌上、莫怨盈盈。

黯心惊,千丝万缕,总是愁生。

(0)

梧桐

高树能遮暑,斜阳照绿阴。

阶前寒漠漠,庭下峭森森。

细雨清香散,微凉小院深。

风吹疏叶响,静坐听蝉吟。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