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颦倚瑶瑟,丹慊结繁虑。
失身不自还,万恨随玉箸。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
含颦倚瑶瑟,丹慊结繁虑。
失身不自还,万恨随玉箸。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技巧高超的中国古典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尽的思念。
“含颦倚瑶瑟”,以一句精炼的话语勾勒出诗人面部表情的细腻变化,传递出一种深藏的忧愁。"丹慊结繁虑"则是对内心复杂感情的形象描绘,表明思绪纷飞,不可自已。
“失身不自还”一句,含蓄地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时光无法回返的无奈与哀愁。"万恨随玉箸"则将这份哀愁比喻成万千,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沉重。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景色交织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这里的山路和秋风,都是诗人哀愁心境的外在投射,同时也映照了内心世界的凄凉。
“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通过直呼“君”的用法,增添了一份亲近感。"心断"暗示着一种痛彻心扉的情感体验,而"犹在目成处"则是对记忆的执着与留恋,不愿放弃那一份美好或哀愁。
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