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入试者》
《观入试者》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古风

钟撼鸡鸣万家起,月下纷纷白袍子。

提壶挈榼春游闹,擎箱擐箧谁家徙。

通衢隘塞行人绝,露坐欠伸奴跛倚。

远闻雷噪轰应答,近亦汹汹殊聒耳。

轧然棘户破晓色,阵脚忽移去如蚁。

壮夫先入护几案,儒雅雍容行且止。

垂髫趁鬨未知苦,戴白相持叹衰矣。

自从明诏到郡国,士出深山集城市。

但能操笔不曳白,秋榜人人都准拟。

分明结社战所兵,投合主司谁得髓。

昨科试人今或亡,三年场屋能消几。

功名信分置勿言,身健频来已堪喜。

槐黄早脱吾侥倖,因送儿曹得观视。

傍人休笑李秀才,三十年前亦如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shìzhě
sòng / mǎoyīng

zhōnghànmíngwànjiāyuèxiàfēnfēnbáipáo

qièchūnyóunàoqíngxiānghuànqièshuíjiā

tōngàisāixíngrénjuézuòqiànshēn

yuǎnwénléihōngyìngjìnxiōngxiōngshūguōěr

ránxiǎozhènjiǎo

zhuàngxiānànyōngróngxíngqiězhǐ

chuítiáochènhǒngwèizhīdàibáixiāngchítànshuāi

cóngmíngzhàodàojùnguóshìchūshēnshānchéngshì

dànnéngcāobáiqiūbǎngrénréndōuzhǔn

fēnmíngjiéshèzhànsuǒbīngtóuzhǔshuísuǐ

zuórénlìnghuòwángsānniánchǎngnéngxiāo

gōngmíngxìnfēnzhìyánshēnjiànpínláikān

huáihuángzǎotuōjiǎoxìngyīnsòngércáoguānshì

bàngrénxiūxiàoxiùcáisānshíniánqián

翻译
晨钟唤醒万家灯火,月光下白袍人纷纷出行。
提着酒壶和篮子,春天出游热闹非凡,不知是谁家搬迁行李。
大道小巷行人稀少,有人露天坐着伸懒腰,瘸子依靠在一旁。
远处雷声轰鸣回应,近处嘈杂声震耳欲聋。
木门被猛烈撞击,曙光初现,人群像蚂蚁般移动。
强壮的人先进屋保护财物,文雅者从容进出。
孩童们欢闹不知愁苦,老人们感叹岁月流逝。
自皇帝下达诏令,士人离开山区涌入城市。
只要能握笔答题,人人有望秋榜提名。
考试如同战场,迎合主考官心意才能成功。
去年的考生如今可能已不在,三年苦读又能留下多少。
功名富贵听天由命,身体健康已是幸事。
我侥幸早登科第,借此机会让孩子们见识。
旁人莫笑李秀才,三十年前他也是如此境遇。
注释
钟:晨钟。
鸡鸣:鸡叫。
万家:众多家庭。
月下:月光下。
白袍子:穿着白袍的人。
提壶:提着酒壶。
挈榼:携带篮子。
春游闹:春天热闹出游。
擎箱擐箧:搬运箱子。
徙:迁移。
通衢隘塞:大道小巷。
行人绝:行人稀少。
露坐:露天坐着。
欠伸:伸懒腰。
奴跛倚:瘸子依靠。
雷噪:雷声。
轰应答:轰鸣回应。
汹汹:嘈杂。
轧然:猛烈。
棘户:木门。
破晓色:曙光。
壮夫:强壮的人。
几案:家具。
儒雅:文雅。
垂髫:儿童。
鬨:欢闹。
衰矣:衰老。
明诏:皇帝诏令。
郡国:地方。
士出:士人离开。
曳白:拖沓。
秋榜:秋季科举榜。
结社:考试竞争。
战所兵:战场上的士兵。
得髓:迎合心意。
昨科:去年。
试人:考生。
场屋:考场。
功名信分:功名由天定。
置勿言:无需多言。
槐黄:早登科第。
吾侥倖:我有幸。
儿曹:孩子们。
傍人:旁观者。
李秀才:读书人。
三十年前:过去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考生进入考场的场景和氛围,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科举文化。开篇“钟撼鸡鸣万家起,月下纷纷白袍子”即设定了一个清晨考前的静谧与紧张交织的氛围,钟声和鸡鸣唤醒了一家家的准备考生,而月光下的白衣则映衬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纯净。接着,“提壶挈榼春游闹,擎箱擐箧谁家徙”描绘了考生携带着必需品进入考场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

“通衢隘塞行人绝,露坐欠伸奴跛倚”则转向考场外的宁静与寂寞,人们都已进入考场,而路上只剩下少数行人。紧接着,“远闻雷噪轰应答,近亦汹汹殊聒耳”通过对比远处的雷声和近处的小声音,强调了内外世界的不同。

“轧然棘户破晓色,阵脚忽移去如蚁”描写了考生进入考场的队伍,以及他们排列整齐迅速移动的情景。随后,“壮夫先入护几案,儒雅雍容行且止”则聚焦于考生的仪态和行为,他们或是刚强有力,或是文雅自持。

“垂髫趁鬨未知苦,戴白相持叹衰矣”表达了对年轻一代不知世事艰难的同情,以及对老者相互扶持的赞美。紧接着,“自从明诏到郡国,士出深山集城市”则回溯至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学子们离开深山进入城市。

“但能操笔不曳白,秋榜人人都准拟”揭示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未来考试结果的普遍期待。随后,“分明结社战所兵,投合主司谁得髓”描绘了士子们结社准备考试的情形,以及他们对于能否被选拔的疑问。

“昨科试人今或亡,三年场屋能消几”则反映出对考生命运起伏的关注,他们可能在去年的考试中落选,如今又有机会。紧接着,“功名信分置勿言,身健频来已堪喜”表达了对考生的鼓励和祝福。

最后,“槐黄早脱吾侥倖,因送儿曹得观视”描写了李昴英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而“傍人休笑李秀才,三十年前亦如此”则以自嘲的口吻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示李孔修近诗

昔别秋未深,今来岁方晏。

吾衰忘笔砚,月记诗半板。

或疑子美圣,未若陶潜淡。

习气移性情,正坐闻道晚。

为我试读之,如君当具眼。

(0)

赠羊长史寄辽东贺黄门钦

此心自太古,何必生唐虞。

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

寂寂委山泽,于于来京都。

斯人各有分,彼此何能踰。

杪秋风日清,呼儿理肩舆。

聊为玉台游,言笑谁与俱。

屈指意中人,一坐一踟蹰。

归来看四壁,四壁光如如。

圣道日榛塞,谁哉剪其芜。

夫子久不见,吾生何以娱。

常恐岁月晚,况与音问疏。

申以伐木章,一日三卷舒。

(0)

藤蓑五首·其三

挽蓑欲何为,新月出东岭。

独速舞不休,凌乱何由整。

旷哉漆园吏,自形还自影。

(0)

赠马龙如湖西奠一峰先生

晨兴坐扪虱,有客窥我床。

客来问何许,颜色惨不光。

去岁秋在季,文星坠西江。

而师罗一峰,幸视我弟兄。

相见不得语,失声泪滂滂。

子行诣湖西,问讯我有将。

夙昔梦见之,恍若芙蓉城。

觉来索苦句,句就涕未停。

何以告一峰,寄意于瓣香。

索火化奠文,一峰其洋洋。

我病久南海,欲往未得行。

送子出门去,目极秋天长。

(0)

为金仲和题夏太常竹·其二

高节亭亭一两竿,时人只解报平安。

满林苍雪岁华暮,休作寻常桃李看。

(0)

题陈御史苍厓舞凤竹乃仲昭笔也

??葆羽上青霄,叫断苍梧路转遥。

夜半天风弄明月,不知何处正吹箫。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