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纪增年福未涯,三公归第宠频加。
达逢雨木官虽怕,贤值辰年梦已嗟。
中祀牲牢开祖道,太常铙吹送灵车。
伤心前月登门后,临别殷勤贶手华。
六纪增年福未涯,三公归第宠频加。
达逢雨木官虽怕,贤值辰年梦已嗟。
中祀牲牢开祖道,太常铙吹送灵车。
伤心前月登门后,临别殷勤贶手华。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颂所作,属于古典诗词中的挽辞体裁,用于哀悼和纪念逝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太傅康国韩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六纪增年福未涯”,开篇即强调了康国韩公品德高尚,享有天赋之福,但这种美好的祝愿并未完全实现而他却已离开人世,这让人感到不尽之哀。
接着,“三公归第宠频加”则描绘了康国韩公在世时的荣耀和尊贵,以及他得到朝廷重臣(三公)地位的屡次恩宠。这里“宠频加”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达逢雨木官虽怕”,则是说即使在康国韩公位高权重时,也有所畏惧和敬仰,这从侧面反映出其人格的伟大与令人敬畏的一面。这里的“达逢”指的是康国韩公,"雨木官虽怕"则是说人们对他的尊敬如同害怕他那高洁如林的品德。
第四句“贤值辰年梦已嗟”,则是一种哀叹之情。作者感慨于康国韩公逝世,如同晨光中美好的梦境已经消逝,只留下无尽的叹息。
接下来,“中祀牲牢开祖道”和“太常铙吹送灵车”,则是用古代祭祀礼仪来比喻对康国韩公尊贵身后事的处理,表达了对逝者超脱尘世、升入神圣境界的一种美好愿望。
最后两句“伤心前月登门后,临别殷勤贶手华”,则是作者直接抒发个人情感。康国韩公逝世,如同月光下再也不能踏上家门的哀痛,以及在分别之际,那种殷勤的挽留和美好的祝愿如同花朵般绚烂而又短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康国韩公生前地位、品德以及逝世后的追思,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崇高的敬意。
明妃去时载橐驼,金环珠络红锦靴。
燕支山北万蹄马,半夜剑槊锵横磨。
老胡须鼻极殊状,黄羊乳酪毡裘帐。
此生赋分逐飞走,一回坐起一惆怅。
当初自恃颜如花,不嫁比邻来天家。
掖庭咫尺隔万里,十年不复逢宫车。
画工不信能相误,一朝流落天涯去。
汉使年年去复来,长安不见低烟雾。
寒沙击面雁飞秋,手抱琵琶泪暗流。
上弦冷冷写妾苦,下弦切切写汉羞。
妾身生死何须道,汉人嫁我结和好。
曲终谁是知音人,断魂去作坟头草。
衰世门户单,惟有子与我。
手足共一身,右短固不可。
投老得寡妻,谁谓此计左。
鸱枭覆尔巢,骨肉翻成祸。
知几苦不早,渐理归舟柁。
县官不可入,有理子亦颇。
自怜羽翼低,尺书忽远堕。
两年食奔走,老蚕自缠裹。
相救在急难,宁能久安坐。
玄精有可倚,矧此乃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