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世门户单,惟有子与我。
手足共一身,右短固不可。
投老得寡妻,谁谓此计左。
鸱枭覆尔巢,骨肉翻成祸。
知几苦不早,渐理归舟柁。
县官不可入,有理子亦颇。
自怜羽翼低,尺书忽远堕。
两年食奔走,老蚕自缠裹。
相救在急难,宁能久安坐。
玄精有可倚,矧此乃么么。
衰世门户单,惟有子与我。
手足共一身,右短固不可。
投老得寡妻,谁谓此计左。
鸱枭覆尔巢,骨肉翻成祸。
知几苦不早,渐理归舟柁。
县官不可入,有理子亦颇。
自怜羽翼低,尺书忽远堕。
两年食奔走,老蚕自缠裹。
相救在急难,宁能久安坐。
玄精有可倚,矧此乃么么。
这首诗《忆舍弟》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弟弟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衰世门户单,惟有子与我”开篇即点明了时局的艰难和家庭成员的稀缺,仅剩诗人与弟弟两人相依为命。接着,“手足共一身,右短固不可”以身体的残缺隐喻兄弟间情感的缺失或不完整,暗示了兄弟间的某种隔阂或不和谐。
“投老得寡妻,谁谓此计左”表达了年老后得到妻子的陪伴,却因家庭成员的单一而感到孤独和无奈。“鸱枭覆尔巢,骨肉翻成祸”运用比喻手法,将外界的威胁比作凶猛的鸟兽,比喻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形象地描绘了兄弟间的不和。
“知几苦不早,渐理归舟柁”表达了诗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解决家庭的困境,准备回归平静的生活。“县官不可入,有理子亦颇”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府的不满和无奈,即使有理也无法得到公正的处理。
“自怜羽翼低,尺书忽远堕”诗人自嘲自己能力有限,无法保护家人,同时表达了对远方弟弟的牵挂和担忧。“两年食奔走,老蚕自缠裹”描述了诗人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如同老蚕自缚,充满了辛酸和无奈。
最后,“相救在急难,宁能久安坐”表达了诗人愿意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帮助弟弟度过难关的决心。“玄精有可倚,矧此乃么么”则以“玄精”比喻可靠的依靠,强调了在困难面前,兄弟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依赖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和对家庭困境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笑英雄、无计拨闲愁,安得谓雄哉。
尽猢狲戏弄,山魈伎俩,触目伤怀。
只为聪明些子,瞒不过灵台。
故把眉峰上,叠起愁堆。
不恨人情崄巇,恨天公生我,不作痴呆。
谨陈蔬献酒,稽首向天街。
愿从今、不闻不见,与海鸥、相狎莫相猜。
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