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和运使舍人观潮(其二)》,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壮观的海潮景象。他以饮酒问海的方式开篇,引发对潮汐生成的思考,认为潮水源自天地自然的吐纳,随着月的盈亏而涨落。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暴怒中秋势”形容潮水在中秋时的汹涌,“雄豪半夜声”则描绘潮声的威猛。
接下来,诗人将海潮比作堂堂云阵和屹屹雪山,形象地展现了潮水浩荡的气势。他还描绘了海面雷霆聚集、江心瀑布般的景象,以及潮水带来的震撼力量,如地震般撼动大地,舟楫在风中迎接。诗人以蛟龙斗和雨雹惊来形容潮水的翻腾与奔腾,强调其威力无穷。
最后,诗人总结道,潮水的力量不仅能够破浪前行,甚至能与驱山之力相提并论。他借此表达了对潮汐自然奇观的敬畏,并借伍胥的典故,寓意潮水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象征着英雄的威名。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壮阔,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英雄气概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