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三》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三》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欲养蛟龙谩凿池,惟应道术两相知。

论年校德予惭老,强识多闻子可师。

监彼盈虚门若市,明于取舍智犹棋。

干时已副宽民诏,沈俊休吟咏史诗。

(0)
翻译
想要养蛟龙却只是空凿池塘,唯有道术相互了解才合适。
比较年龄和品德,我自愧不如你年长,你的见识广博可以做我的老师。
观察事物的盈亏如同门户常开,你明了选择与放弃,智慧如棋局般精深。
你的才华已经符合了宽待百姓的圣旨,杰出人才无需再沉溺于吟咏历史的诗篇。
注释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力量和威严。
谩凿池:徒劳地挖池,比喻无实际效果的努力。
道术:道教的法术或哲理,这里指精神层面的修养。
校德:比较品德。
盈虚:盈满和亏损,比喻事物的兴衰变化。
门若市:形容人来人往,像市场一样热闹。
干时:参与时事,施展才华。
宽民诏:宽待百姓的皇帝命令或政策。
沈俊:杰出的人才。
休吟咏史诗:不必再沉溺于写历史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名为《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个人修养、学问和对待世事态度的诗句。

“欲养蛟龙谩凿池,惟应道术两相知。”这里的“蛟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或才能杰出的人物,“谩凿池”则是比喻修养身心的场所。诗人表达了想要培育自己的高尚品质,但这需要深厚的道德修为和学问。

“论年校德予惭老,强识多闻子可师。”随着年龄的增长(论年),诗人反思自己的品行(校德)时感到愧疚(惭老)。他认为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还能坚持学习、广泛听取知识(强识多闻),因此仍有资格成为他人的老师。

“监彼盈虚门若市,明于取舍智犹棋。”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观察世事的态度。如同观看市场上的人群一样,诗人洞悉世事的盛衰( 盈虚),在选择与放弃之间表现出棋局般的智慧。

“干时已副宽民诏,沈俊休吟咏史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文学的追求。在历史上,他希望能够辅佐君主(干时),推行宽厚的政策(副宽民诏)。同时,他也享受沉浸在历史与诗词之中,体味古人智慧。

整首诗展示了作者苏颂对于个人修养、学问、对世事的洞察力以及文学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和杨元忠主簿观鱼

轻澜沔满带维舟,新雨群鱼藻际浮。

既亦非知梁上乐,敢嗟彼有釜中忧。

汉江水浊斑衣獭,楚岸烟深雪色鸥。

未作金鳌莫惊惕,月澄清海漫如钩。

(0)

水调歌头·其十五送制参向君玉归里

薄酒长亭别,饱饭故园归。

两年婉婉席上,甘苦每同之。

騄骥群中独步,麋鹿兴前不瞬,孰可与争驰。

力挽不能寸,健翮遽斜飞。经营事,艰难状,老天知。

区区塞马得失,一笑付观棋。

用则风云万里,不用烟霞一壑,两鬓未应丝。

回首乌樯外,鸥鸟自忘机。

(0)

雪夜不寐偶成·其二

窗外风声又雪声,初更展转到三更。

枕边自作推敲态,吟得诗成梦亦成。

(0)

今朝

四十三年处世中,梦中成梦又成空。

今朝撒手还归去,木马频嘶物外风。

(0)

客怀·其三

壮矣府中县,索如城外村。

墨池今扫迹,石笋旧馀根。

风急汉弦断,雨多秦镜昏。

新秋一怀古,情绪若为论。

(0)

游野航次元应韵三首·其三

挂起西窗横笛中,白鹭亦有佳客容。

江风脱帻吹短发,明月入户窥愁胸。

只须茅茨补疏漏,安用楼观相复重。

人生趣尚各天性,古人愿识韩朝宗。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