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
《菩萨蛮》全文
清 / 张景祁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兽环连琐屏山曲。绣熏懒熨方花褥。不解诉离情。

画楼闻雁声。罗囊犹在箧。心字馀香灭。

小立晚风前。落梅飘满肩。

(0)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张景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

首句“兽环连琐屏山曲”,以“兽环”、“连琐”、“屏山曲”三个意象串联,营造出一种幽深、曲折的空间感,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神秘的闺房之中。这里的“兽环”和“连琐”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装饰美感,也暗含着情感的纠葛与复杂性。

“绣熏懒熨方花褥”,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环境的精致与慵懒。绣花的褥子被轻轻放下,似乎主人无意于整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这里通过“绣熏”和“懒熨”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慵懒与对日常生活的淡漠态度。

“不解诉离情。画楼闻雁声。”这两句转折,从室内转至室外,通过听到远处画楼传来的雁叫声,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雁声在古代常被视为离别与思乡的象征,此处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罗囊犹在箧。心字馀香灭。”罗囊是古代女子随身携带的小包,通常装有香料或药草,以保持衣物的香气。这里提到“心字馀香灭”,既是对香料消失的描述,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逐渐消散的隐喻。同时,“罗囊犹在箧”则暗示了物品虽在,但其承载的情感已不在,形成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立晚风前。落梅飘满肩。”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凄美的场景。主人公站在晚风中,落梅纷飞,飘落在她的肩上。这一幕既美丽又哀愁,梅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同时也寓意着主人公内心的哀伤与失落。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综上所述,《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层次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厚底蕴和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张景祁
朝代:清   字:蘩甫   号:韵梅(一作蕴梅)   籍贯:浙江钱塘(今杭州)   生辰:1827-?

张景祁(1827-?) 清末文学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原名左钺,字蘩甫,号韵梅(一作蕴梅),又号新蘅主人。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进士。曾任福安、连江等地知县。晚年渡海去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作品贴近时代,有许多叙事咏史之作。有《新蘅词》、《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骈体文》等。 
猜你喜欢

灵山寺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

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

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

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

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

(0)

遇雪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0)

蝶恋花·其三

千古铜台今莫问。流水浮云,歌舞西陵近。

烟柳有情开不尽。东风约定年年信。

天与麟符行乐分。带缓球纹,雅宴催云鬓。

翠雾萦纡销篆印。筝声恰度秋鸿阵。

(0)

古鉴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0)

题浮光丘家山寺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昽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0)

仙篆石

何人登眺睨绝顶,一树一石探幽奇。

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岣嵝神禹碑。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