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环连琐屏山曲。绣熏懒熨方花褥。不解诉离情。
画楼闻雁声。罗囊犹在箧。心字馀香灭。
小立晚风前。落梅飘满肩。
兽环连琐屏山曲。绣熏懒熨方花褥。不解诉离情。
画楼闻雁声。罗囊犹在箧。心字馀香灭。
小立晚风前。落梅飘满肩。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张景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
首句“兽环连琐屏山曲”,以“兽环”、“连琐”、“屏山曲”三个意象串联,营造出一种幽深、曲折的空间感,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神秘的闺房之中。这里的“兽环”和“连琐”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装饰美感,也暗含着情感的纠葛与复杂性。
“绣熏懒熨方花褥”,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环境的精致与慵懒。绣花的褥子被轻轻放下,似乎主人无意于整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这里通过“绣熏”和“懒熨”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慵懒与对日常生活的淡漠态度。
“不解诉离情。画楼闻雁声。”这两句转折,从室内转至室外,通过听到远处画楼传来的雁叫声,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雁声在古代常被视为离别与思乡的象征,此处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罗囊犹在箧。心字馀香灭。”罗囊是古代女子随身携带的小包,通常装有香料或药草,以保持衣物的香气。这里提到“心字馀香灭”,既是对香料消失的描述,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逐渐消散的隐喻。同时,“罗囊犹在箧”则暗示了物品虽在,但其承载的情感已不在,形成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立晚风前。落梅飘满肩。”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凄美的场景。主人公站在晚风中,落梅纷飞,飘落在她的肩上。这一幕既美丽又哀愁,梅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同时也寓意着主人公内心的哀伤与失落。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综上所述,《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层次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厚底蕴和丰富情感。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
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
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
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
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昽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