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
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
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
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
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
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
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
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
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深远的山水之美,并通过对比世俗所好与个人内心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之乐的独到感悟和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
灵山寺,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宁静,而“波涛截孤峰”则将这份宁静推向了一个高潮,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诗人通过设问“何年佛子住”,表达了一种对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和寻求。
接下来的“四面凭危空”、“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则描绘出一幅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画面,这里不再是繁华,而是荒凉與废墟。但即便在这废墟之中,诗人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继续强化了这种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已远去,只留下诗人与这片荒凉。然而,在“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自然之中,他的船只停靠在这里,夕阳西下,秋风乍起,这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与平静。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则是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刻观察与感悟,他似乎已经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而“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则表明了这种境界对他的心灵有着怎样的洗礼。
最后,“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这两句,诗人似乎在反问那些只求一时欢乐而不停留的人,他们不知道这里的山水之美是多么难得,而“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所追求的物质享受与精神寄托之间的差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一个地方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