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这首诗名为《古鉴》,出自宋代诗人王令之手。诗中通过对一面古老铜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个人情感的寄托。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这两句表达了镜子的精致与古老,它仿佛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不知是由哪位巧匠所铸造。这里诗人通过对镜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敬畏历史和文化的心情。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这两句则是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新。古墓被开掘,往昔时代的遗物都不复存在,而鬼斧神工的手法却能在镜面上留下不灭的痕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和自然的力量,强调了历史的沉重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这两句诗转向内心世界,镜子的光芒映照着内心的真实,而非外表的华丽。这里借用了古代美女西施和忠臣比干的典故,来隐喻镜子如同能够洞察人心。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这面古鉴的珍视,以及希望它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这里也可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心中所珍惜的文化和记忆的保护之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面古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与个人内心世界深刻的情感寄托,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
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
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
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侧厘数幅冰不及,字体欹倾墨犹湿。
明窗棐几开卷看,坐客失床皆起立。
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仲将伯英无後尘,迩来此公下笔亲。
使之早出见李卫,不独右军能逼人。
枯林栖鸦满僧院,秀句争传两京遍。
文工墨妙九原荒,伊洛气象今凄凉。
夜光入手爱不得,还君复入古锦囊。
此後临池无笔法,时时梦到君书堂。
十年华屋网蛛尘,大旆重来一日新。
五凤楼前修造手,个中余刃亦精神。
脱略看时辈,诸君等发蒙。
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
鹏入迁臣舍,乌号厌世弓。
平生有嘉树,犹起九原风。